冬日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頁,農門科舉奮鬥日常,冬日遲,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抵抗命運,光為農是不行的,士農工商,想要興家,必成士才行。農家子想要走上仕途,只有科舉一道。沒想到爺爺跟他想一塊兒去了,但科舉要錢,家裡沒錢啊!
所有人的反應都很大,但老陳頭坐在上面,八風不動,「行了。」他敲了幾下桌子,「講什麼呢?我和你們娘當家,家裡有幾錢銀子我倆曉得,這話我能提,是有機會了。」
老陳頭說的機會,說的是縣裡一個秀才近來新開了一傢俬塾。
這位呂秀才年方四十,一心科考,本來今年也是要去府城參加秋闈的,但今年天熱,前些天他患了暑病,身子虛弱,就打算今年放考。
甘田村上屬的川安縣地屬江南,文風頗盛,所以縣內的私塾不算少,大多數都經營了好些年,有些名氣,這位呂秀才的招生就有些困難了。所以,他就差了人往下在村裡想招點富戶。條件挺寬鬆,一年二兩銀子或給付一石糧食都可以。
「家裡的餘糧多了些,讓壯哥兒和康哥兒去讀書也不是為了考科舉,能認得幾個字已經比普通農家好的多,以後有機會去縣裡做個帳房或是日子久了,在村裡謀個位置,我們老陳家也算發達了。」
這便是有遠見的話了,讀個一年兩年,對陳家來說確實不算太大的負擔,一時間,所有人臉上都掛上了笑容。
……
夜裡,陳延的爹陳多富跟妻子李銀花一起躺在床上竊竊私語。
「當家的,你說要是讀了一兩年之後,我們家康哥兒還想繼續讀,到時候咋辦?」其實早在陳延四歲的時候,李銀花就起過送小兒子去科舉的念頭。
無他,李銀花所在的李家村在川安縣是個大村大戶,那邊的富戶也多,李銀花村子裡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秀才,她總聽她娘說,那秀才沒考功名之前,也不過是個種田的。
成了秀才老爺之後,全家雞犬昇天,老爺自己去了縣衙裡當差,家裡的大小若干人也是棉衣細布,極有面子的,「我們康哥兒從小就聰明穩重,又貼心……」
光宗耀祖,陳多富何嘗不想,但是,「我們沒有分家,錢財都在爹孃手裡,科舉拋費不是一文兩文,得全家都供著才行。再說了,他才這點點大,你講的這些都不作數。」
「反正能讀兩年,我們倆這兩年多幹些活,侍弄好莊稼,我也去山裡多獵些東西換錢,有銀錢在手裡,才好往後商議。」
「還是當家的想的長遠。」李銀花半倚著陳多富,鄉間夜半的聲音也就開始了。
不止是陳多富想,今夜,陳大伯家也在思忖萬一兒子讀兩年書魚躍門,是天造之才該如何如何。
畢竟事未開始,總是覺得前程繁花似錦,唯一有些失落的大概就是三叔了,他才剛成親,膝下還沒有兒子,便湊不上這個機會了。
夜漸深了,陳延按下心中紛雜的思緒,總算入睡了。
……
隔日清晨,家裡的女人們早早的開始洗洗涮涮,準備早食。
陳安和陳延也起來了,趁著還涼快,去外面摸尋一些草來餵雞,不過天旱無雨,找來的東西也是聊勝於無罷了。
近來天旱,侍弄田地更加要心,陳家的壯勞力都出去種田了,午膳用了一頓乾的後,下午老陳頭就帶著陳安和陳延去了里正家裡,說了要去呂傢俬塾的事情。
呂秀才的私塾八月即將開學,所以一切的流程走得就很快了,老陳頭給了糧食,兩人的名字就定了下來。
甘田村裡跟老陳頭這樣想著要送幾個孩兒去認幾個字的家庭還挺多,所以大家決定讓村裡的孩子統一每天坐牛車往返。
事情說定了,雖有糧食做束脩,拜師的六禮還是不能少的。
所以老陳頭又叫陳大伯帶著倆孩子去買了些芹菜、紅豆……至於六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