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對於三十年前的案件推想
津門水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對於三十年前的案件推想,大廈鬧鬼,你還讓我去做臥底保安,津門水叔,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在飛機上返回津海的過程中,我和裘教授都說了各自對於整個案件的一些猜想。
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已經經過了我個人的整合。
我會盡可能說得詳細一些……
縱觀這次哀牢山的野外探險活動,其中最離奇的一個環節,我個人覺得,無外乎就是裘教授的那個預知夢了。
就是因為裘教授之前做過的那種奇怪的夢,而且是反覆的夢境,才引導我們一路走到了大榕樹山洞的附近。
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預知夢呢?
按照裘教授自己的說法是:在他親手摸過金葉子之後,晚上睡著後,才開始了哀牢山的夢境之旅。
難道說,那片金葉子本身就具有某種魔力?!
當初我也摸過那片金葉子,羅峰也摸過,我為什麼沒做過任何預知夢呢?
但是……
仔細回想一下,我和羅峰接觸金葉子的時候,那片金葉子已經被裝進了塑膠證物袋裡。
所以說,我確實沒有真正的親手接觸過那片金葉子。
不過,親手接觸到金葉子的人可不少。
比如丟掉一節小手指的包子店老闆,他應該摸過那片金葉子,還有金鑫閣古董店的金老闆也接觸過那片金葉子。
那麼,這些人有沒有做過跟裘教授一模一樣的奇怪的夢呢?
很可惜,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裘教授得到那片金葉子之後,他肯定是反覆撫摸研究過。
我認為最要的一個前提是,裘教授對整個案件十分了解,關於古滇文化和雜誌上的文字資料,這些也都是裘教授最先發現的。
所以說,即便那片來自遠古的金葉子具備某種魔力,那也應該會在有準備的人身上產生效果。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裘教授做一些去哀牢山探險的夢也不奇怪,這個事情,勉勉強強能解釋得通。
然而……
更加不好理解的是進入小木屋之後,我、裘教授和徐大頭共同經歷的那場集體夢境。
我還特意上網查了一下“集體夢境”這個詞,在我們人類歷史之中,無論古今的確是多次出現過集體夢境這種現象,類似的故事也不少,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大多數都帶有濃重的宗教特色。
反正……
我們三個人坐在小木屋裡做的那個夢,很明顯是一種召喚,就是讓我們去發現那個大榕樹山洞,從而發現山洞裡藏著的秘密。
當然,還有遺忘在那裡三十多年的那具山民的枯骨。
將我們吸引到山洞裡去,究竟是某種未知的神秘力量?
還是山民的鬼魂呢?
畢竟那個山民死的不明不白,可謂是相當的冤枉,他如果有靈魂的話,肯定有一萬個不甘心。
這個問題想要下定論就很難了,也許都有可能。
反正我作為一名見習警察,不希望總往“靈異”的方面去想……
在那一場集體夢境中,還有一個細節顯得非常重要!
也就是我們跟蹤兩個黑雨衣到達山洞,高個子黑雨衣殺完人之後,他們之間的一番對話。
從對話中,他們提到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卷軸”。
所謂的卷軸,會不會就是雜誌上提到過的那一卷皮質卷軸呢?
在案件之初,裘教授發現在一本90年代出版的神秘學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和一張圖片,
文章的字數並不多,講述的故事也不復雜。
大概的內容是:
上世紀90年代初,雲南某處的偏僻村寨中,有一個山民上山採藥,途中遇到大雨,躲雨的時候進入一個山洞裡避雨,然後就在山洞裡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