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留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守望相助,羅衣錦繡故園夢,水不留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天很冷,所有人都難熬,內憂外患,戰事未歇,疫情未止。
商人囤米不賣,藉機抬價,一米難本,有難民砸了商行,開倉搶米。
冬天來臨,好多人衣不蔽體,各地棉花價格連連上漲,衣服貴得離譜。
江城,紡織協會會長史思青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棉布不能漲價,這是民生,衣食住行,衣服第一,你得讓人有衣穿,不論他怎麼呼籲,在巨大利益面前,一點用都沒有。
子倫開動了三個廠,將去年存的棉‘花和布,做成粗布棉襖和棉褲,在自己的服裝廠門囗,以極低的價格,開倉發售,每天每廠一千百件。
為防止倒賣,浩然派了警備廳的人,子倫通知了附近警局的人前去維持秩序。
子德和子倫前去看了一眼,看著那些破衣爛衫的人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也不願離去,排著見不到尾的隊伍,只為那一件半買半送能保暖的衣服。
鄧子德流淚了,他什麼也沒有說,直接將自己幾個廠囤的布料和棉花全都搬進了史思青的服裝廠。那是他日熬夜熬,費盡心機,準備趁亂倒騰一番,好好大撈一筆的財產。
民生多艱,子倫他們也不知道能做多少,只是在這寒冷的冬天,盡其所能,子倫一箱一箱的將以前的積蓄往外搬。
到了臘月十八,倉庫裡所有棉花和棉布都沒有了,看著外面還有好多不肯走的的人。
子倫說:“開門,讓他們自己看。”
廠門開啟,那些日夜趕工的工人站了一圈,對門外的人說:“沒有了,一點都沒有了,布和棉花都沒有了。”
門外的人慢慢散去,子倫和浩然兩人滿眶是淚,他們盡力了,但是仍然還有那麼多人穿不暖,他們不是救世主,普渡不了眾生,他們這麼多年的籌謀和積累,都在短短兩個月全送完了。
浩然說:“子倫,我成窮光蛋了。”
子倫笑:“我家可以收留你,我家娘子種了菜,養了豬,跟著我有肉吃。”
浩然說:“好,以後我住你家裡了。”
子倫說:“羅衣幫還我存了一些酒,不多,過年的時候喝。”
浩然輕笑:“你收好一點,別再亂送了,莫非羅衣,你我稀飯都沒有喝的了。”
兩個人頂著滿天的雪往前走去。
上次浩然說這瘟疫和戰爭還不知什麼時候結束,讓羅衣省著點,別將米糧送人的時候,羅衣就小心了,開始將南瓜、土豆、紅薯燜一點米當主食,只有平兒安兒和香君才白米和細面,菜都是園子裡的菜,油都用少了許多。
雞生的蛋都是給香君、教書先生和兩個小孩子。
還好,園子裡菜夠吃,爛菜葉餵豬。
傭人們都知道,外面死了那麼多人,能偏居這一隅有得吃,能穿噯,能活著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園子裡的傭人恨不得將每個角落都種上菜。
鄧府成了另一個世界,不敢開門,不敢外看,外面的慘狀讓他們膽寒許久。
過年,鄧府養了四頭豬,殺了兩頭,池塘裡起了魚,湖裡挖了藕,鄧府裡每個角落裡的菜,也能自給自足。
子倫送了二十斤肉,後備箱裝滿菜,還有羅衣做的厚厚的棉衣送到了羅守金那裡,看著周圍家家關門閉戶,路上沒有聲息,敲了好久的門,羅守金才從裡面警覺地叫:“誰呀?”
子倫應道:“是我,子倫。”
羅守金聽說是子倫,才將門開啟,看著子倫拎了那麼多東西,老淚縱橫:“謝謝子倫。”
子倫坐了一會,羅守金說:“這裡死了好多人,有病死的,有凍死的,也有餓死的,秀娥還說拿點東西給那些討飯的,我沒讓。隔壁劉老漢看到一個男人的餓得實在可憐,給了他一碗飯吃,誰知那男人晚上糾著一幫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