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豆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李修回京,穿越之我是窩囊皇子,魚頭豆汁,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李修的報紙正式在民間出現,對於李修各種不利的輿論被迅速扭轉了回來。
“高家放高利貸,騙人上當後勒索數倍利息,拿不出來逼人賣地賣人抵債,太可惡了!”
“這還不算,高家在上庸城一手遮天,官府想抓人就抓人,給百姓扣個罪名就能直接殺掉!”
“你看,有個田家媳婦被高家瞧上了,全家幾乎死絕,人也逃不過被玷汙,太慘了!這高家簡直不是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怨!”
與鄉野百姓關注家長裡短不同,不少讀書人被報紙開篇四句給震到目瞪口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古往今來對於讀書的討論在這一刻都顯得毫無意義,有了李修這四句,人的格局一下就被開啟了。
“嗚嗚..這才是我輩讀書人的意義,李修真乃我輩楷模,他的高瞻遠矚跟我們就是雲泥之別!”
讀書人紛紛交口稱讚,人一旦讓你連背都望不到,自然就會少了許多羨慕嫉妒恨。
報紙上的一切都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謊言,更可怕的是,金東鎮還提出歡迎到金東鎮做客的邀請,壓根不怕人汙衊。
京城的茶館書樓內圍繞著李修討論的人絡繹不絕。
國子監的韋祭酒拿到一份報紙,看著開題四句,沉默了許多,隨後看著窗外的學子,一臉欣慰摸著鬍子。
“哈哈,吾道不孤啊,當浮一大白。”
在韋祭酒看來,李修做到了知行合一!
李修在金東鎮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百姓,不管是跟大魏等國的交戰還是殺土豪世家子弟,凡百姓遭遇的苦難,他都沒有選擇視而不見,而是斷然出手,將一切罪惡連根掀起。
報紙不僅將李修的名聲挽救了回來,甚至讓他在百姓間有了李青天的稱謂。
於是,在李修往京城的路上,不少喊冤百姓跪在地上求李修出手。
如此多大民心,李修當仁不讓。
他不僅懲處了不少貪官汙吏,更是讓世家門閥一時之間人人自危,後來不少世家子弟乾脆閉門不出,從某種程度上,李修是光光靠名聲就阻止了不少冤案的發生。
李修所經歷之處,貪贓枉法、惡貫滿盈之輩,全被李修帶上鐐銬押往京城。
要是敢帶人反抗,那就是純粹是茅廁裡打燈籠—找屎!
皇帝李浩也是聰明人,乾脆給李修按了個欽差的頭銜,雙方扮演了起了君明臣賢的把戲。
回京本該是十天的路程,李修愣是走了大半個月,如今系統內的民心值突破到了近一百二十萬,這一趟出來太值了!
進入雍州地界後,李修減慢了速度。
見到京城高高的城牆,李修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感慨萬千。
從武寧出來之後,神策軍因為人數眾多被李修安排在了虎頭關,玄甲軍擔任起了保護李修的重擔。
五百玄甲軍坐在戰馬上緩緩前進,個個看上去威風凜凜,他們簇擁著李修慢慢到城門。
見到李修的金東軍旗,京城守將帶著敬畏的眼光躬身將李修請了進去。
隨著玄甲軍浩浩蕩蕩京城,李修回京這事很快就在城內傳開了。
兩儀殿內,李浩埋頭在書桌後翻閱著奏摺,一副勤勉操勞的模樣。
突然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打斷了殿內的寧靜。
李浩有些惱怒,抬頭瞧見擾亂自己思緒的卻是跟在自己身邊多年的多寶太監。
作為自己身邊為數不多的體己人,多寶太監很少露出如此著急神態。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老傢伙,你這是越活越回去了!”
聽到李浩聲音中的不滿,多寶太監誠惶誠恐說道:“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