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節,皇家小媳婦,君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妃,她偶爾說話不中聽,不等太后開口,他就給圓了過去,但這次是貴妃的兄長沒辦好事,齊琮以身犯險,奪回奉城,關乎國家大事,宣德帝從心底裡開心,結果被貴妃澆了一盆冷水不說,這會還在使性子。
前些日子派林炳出征,因為林炳不能服眾,導致大齊慘敗,士氣衰竭,那些老宗親把皇帝訓的臉上很不光彩,今日又是如此不分輕重,新賬舊賬一起湧上來,皇帝也沉了臉。
皇帝是挺愛臉面的,才會對汝陽王與太后的事耿耿於懷,非要趕盡殺絕才肯罷休,然而卻因為對貴妃過分寵愛,屢次被宗親們圍著勸誡,說是勸誡,但皇帝心裡有數,如果不是礙於他是天子,那些長輩還不知道要把他罵成什麼樣。
由此可見,他對貴妃是多麼縱容。
貴妃如此有恃無恐,不是沒有原因的。
皇帝從前固執己見,他心知自己許多事情做得不妥,但他就是不願意承認錯誤,這種時候,他就更加需要維護貴妃來自欺欺人。
自從上次齊瑛把出征之事甩給齊琮,齊琮卻主動請戰,高下立見,皇后在他跟前說了那番掏心窩子的話,他也深刻的反思了一下,孝端皇后在時,脾氣倔強,每次與他發生爭吵,都要冷著他,他吵架之後,心裡都又氣又悔,但礙於面子,又拉不下臉找孝端皇后求和,只能就那麼晾著,偶爾給孝端皇后一些暗示,企圖讓孝端皇后給他個臺階下。
可那麼多年,都是他主動低頭,孝端皇后才肯理他,剛開始他受不了冷戰,三四日便去找孝端皇后求和,後來堅持到五六日,每次求和之後,好不了兩日又會爭吵,他越想越氣,把那些年裡兩人冷戰的事在腦子裡一想,覺得每次都是自己低頭,他心裡不忿,想著看誰能熬過誰,可他這邊煎熬著,孝端皇后卻是個沒心沒肺的女人,他一個月不求和,孝端皇后竟是一個月都不理他。
他那時候年輕氣盛,朝堂上的事有母后替他盯著,汝陽王也已經被趕到封地上去了,他不用費什麼心,整日裡想的都是怎麼不失了臉面,又讓孝端皇后主動找自己說話,他大肆賜后妃珠寶首飾,妃嬪們的都是直接吩咐李成去辦,只有孝端皇后的,是他挖空心思按照她的喜好親手挑的,妃嬪們收了賞,多少都會向他表示一下,孝端皇后卻始終不肯主動同他說話,他臺階已經遞過去,一個皇帝,做成那樣,再低頭就太沒臉了,他等不到孝端皇后的回應,漸漸心灰意冷。
他覺得孝端皇后不愛自己,她進宮做皇后,也是因為母后的懿旨,她不能違背罷了。
一直到孝端皇后去世,他都覺得她心裡從未有過他,每每想起,他又痛又悔又恨。
上回皇后同他說,孝端皇后心裡一直惦記著他,甚至一直教導他們的阿琮,父皇是天子,頂天立地,無論做什麼都有不得已的苦衷,讓他孝敬父皇。
從前因為膈應孝端皇后心裡沒有他,他對齊琮這個兒子感情也很複雜,這個兒子,成長的比想象中還要優秀,他這個做父親的如何能不驕傲。
前些日子沒有齊琮的訊息,他夜夜輾轉,擔驚受怕,如今不僅有了訊息,還打了勝仗,他心裡對這個兒子愈發滿意,如今戰事未平,他還指望著齊琮,有心和皇后處好關係,豈容貴妃放肆。
遂也沒顧著眾妃都在,直接下了貴妃臉面,冷斥道:“你若是心裡不痛快,就在自己宮裡待著別出來,省得看誰都順眼。”
眾妃聞言都很驚訝,貴妃囂張慣了,說出那種不成體統的話眾人還不覺得有什麼,皇帝可從來沒這樣讓貴妃沒臉過,看貴妃吃癟,都覺得很爽。
不過貴妃冠寵後宮多年,擔心貴妃算後賬,也不敢明著取笑,一個個都把頭低著,不敢看過去。
太后和宣德帝親自出言教訓貴妃,幼寧見好就收,趕緊坐下,縮小存在感。
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