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節,皇家小媳婦,君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汝陽王世子妃早產生下幼寧,鬱鬱寡歡而亡。
汝陽王白髮人送黑髮人,獨自教養孫女,他數次出征,傷痕累累,年紀漸長,病痛纏身,也只熬到幼寧七歲便撒手人寰,死前把唯一的小孫女幼寧託付給太后,希望太后能夠看在他一片赤誠忠心,念著往日情分,庇佑他這唯一的血脈。
汝陽到定熙皇城路途遙遠,途中船隻遇到水寇,身邊奴僕基本都為護主而死,幼寧郡主也落入水中,太后派去的人到的及時,救下了剛落入水中的幼寧,汝陽王雖然一直受陛下打壓,但他在世時,幼寧還是汝陽尊貴的郡主,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一丁點苦都沒受過。
嬌貴的幼寧郡主哪裡受的了這份折騰,救上來時,便不再是原本的幼寧郡主了。
想到那日情景,幼寧就忍不住嘆氣,真是穿不逢時,一過來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小可憐,好在太后慈愛,憐惜她無父無母,對她愛護有加,她在永壽宮這半個月,吃穿用度,無一不精,皆是太后親自過問。
倘若她真是一名普通忠臣之後,太后如此悉心照顧,也無人敢說什麼,可昔日汝陽王與太后的桃色謠言傳遍定熙,直到汝陽王被趕出定熙,太后並未阻止,謠言才漸漸平息,如今幼寧回京,太后疼的跟眼珠子似的,不免惹來閒話。
最重要的,是聖寧宮裡那位心胸並不豁達的陛下。
但當今陛下平庸,半輩子在太后的庇佑之下安穩度日,雖對太后把幼寧養在宮中極度不滿,卻也左右不了太后的意思,只能跟太后賭氣。
幼寧入宮半月,都不曾見過他過來給太后請安,想必還在想著法子把她弄出宮去。
前路渺茫,幼寧心亂如麻,她舉起自己瘦巴巴的小細胳膊,覺得以她現在這小身板,離開太后的保護,要不了幾日就得被折磨死。
以目前的形勢所看,養在太后身邊,很明顯要比去成國公府好,太后念著昔日情義,對她是從心眼裡疼愛,而她的外祖家成國公府,如今當家做主的成國公夫人是成國公的續絃,並不是她的嫡親外祖母,同她一樣沒有血緣關係,且太后要留她在身邊撫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成國公夫人幾次到永壽宮拜見,顯然是受了宮中貴人暗示。
世家大族,子孫眾多,幼寧的外祖母只生一女,她母親在成國公府沒有嫡親的兄弟姐妹,即便成國公顧念外孫女,畢竟是個男人,內宅之事,全由國公夫人做主,成國公府,不是好去處。
思及此,幼寧覺得整個身體都悶燥起來,伸腿踢開蓋在身上的薄被。
良辰見她踢開被子,輕手輕腳的走到窗前,推開窗戶讓屋內通風。
幼寧翻了個身,盯著床帳上垂落的粉色氤氳香囊,豎起耳朵聽外面的談話。
今日永壽宮很熱鬧,五扇紫檀木嵌梅花木畫屏風前的鳳榻上坐著大曆最尊貴的太后娘娘,一身藏青色寬袖對襟衫,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鳳冠,頭髮一絲不苟,雍容華貴,兩側擺著一對落地純銅靈芝鶴像,寓意吉祥。
殿內坐滿了宮妃命婦,為首的分別是中宮傅皇后和身受聖寵的林貴妃,這會太后神情怏怏,端起茶盞淺啜一口。
太后意興闌珊,底下陪坐的除了幾位高位娘娘,其他低位嬪妃皆默不作聲,唯恐惹太后不快。
眼瞧著把幼寧送出宮的事又要不了了之,林貴妃捏起帕子,輕飄飄的掃了眼坐在左下側的成國公夫人。
成國公夫人接到貴妃的暗示,心下忐忑,看向太后娘娘,硬著頭皮道:“太后娘娘慈悲,照顧幼寧,但娘娘身份貴重,幼寧年紀還小,留在太后身邊,難免叨擾娘娘清靜,不如讓臣婦接回府,臣婦定當悉心教導,蘭宜是臣婦看著長大的,自她嫁到汝陽,臣婦日思夜想,唯恐她遠嫁,身邊無人撐腰,受人欺凌,誰曾想,嫁過去不過幾年光景,人便沒了,臣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