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扶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1頁,烽殺,周扶妖,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舟看過來。
李大人低下頭:「恐是不好輕舉妄動。」
「依兵部的意思,是叫已經越過胡疆的兵馬全部撤回,折在南楚手裡的關寧軍,也閉口不提了?」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探出風向。
「陛下。」站出來的是同黎嶽一起調職入上京的一名軍將,「末將以為,此乃進攻南楚的大好機會。」
臨舟挑眉:「怎麼說。」
「依方才兵部李大人所言,如今沒有胡族在中間,形成了真正的南北對立局面,既然我朝的大人勸諫陛下不要輕舉妄動,那麼南楚那邊不也是這麼想的嗎?」
見臨舟似是對他說的感興趣,那人心裡一喜,大著膽子上前兩步繼續道:「南楚裁軍一事天下皆知,那南楚攝政王戰蘭澤更是耍了手段,將徵東將軍高江和昭德將軍宋茂山誆騙到了邊關。各州各城的守備軍戰力不佳,他握在手裡的也就只有鎮北軍和玄武軍。」
「而此番與胡族交涉,戰蘭澤只呼叫了玄武軍,他親舅舅的鎮北軍還遠在建安軍營。據屬下打探得知,玄武軍先鋒軍五萬人,主力軍十萬,就算加在一起,又如何敵得過北晉如今的兵力?咱們可呼叫的兵馬除了燕林軍和黑鷹軍,還有兗州衛新擴充的順安軍。這支兵馬前日已隨兗州衛指揮使入京,欲呈軍演於陛下。既能軍演,如何不能實戰?」
見臨舟若有所思,又有一臣站出來附和:「陛下,將軍所言極是。南楚無非是想瓦解我北晉與胡族的聯盟,如今胡族已滅,燕林軍與黑鷹軍尚在邊關,想必南楚也不會輕舉妄動,更會猜測北晉也與之一樣。若是我軍反其道而行,再攻南楚一個措手不及,便是玄武主力軍趕到,也是無濟於事。」
此時,殿上私語紛紛,終有聽不下去的人站了出來。
刑部龔大人走上殿中,面色鄭重地朝臨舟行了一禮。
龔易曾助臨舟徹查昔日獨孤巡及其母廢后沈氏殘害忠良一案,臨舟對其才情品格多有讚賞。見狀,臨舟抬手,「龔卿有話直說,不必多禮。」
「是。」龔易說,「臣懇請陛下,既非關乎國本民生,便不要再生戰事,致使民不聊生。」
聞言,臨舟微微皺眉。
「龔卿此言,是在指責朕不顧百姓死活,非要以戰立威,行事不仁不義嗎?」
龔大人立刻跪下,「陛下恕罪!臣並非此意。自陛下登基以來,我朝兵力大漲,各軍軍紀嚴明,對周遭列國的威懾更是隻增不減,南楚又何嘗不知?既已勢均力敵心知肚明,此種抗衡至少維繫十年不成問題。」
「陛下當知,即便按照方才那位將軍所言,我軍真能突襲成事,便是直接將那戰蘭澤擊殺於邊關,我朝又是否真的吞得下南楚?如若可以,那不妨一試。但明知不行,又何必多此一戰?若是沒能一舉擊殺戰蘭澤,讓其緩過氣來反撲北晉,引發真正的大戰,陛下可有必勝的把握?」
「這般打來打去,最後就是兩敗俱傷。自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是南北兩大國皆元氣大傷,那麼到時候諸個小國群起而攻,遭罪的豈非還是百姓?這兜兜轉轉十幾年下來,怕是會落得個血流成河,顆粒無收,國庫空置國力大衰的後果啊。」
龔大人冒死的一席話,說得朝臣紛紛點頭。
臨舟沉默半晌,看向了始終安靜站在一旁的煜國公聞煜:「國公如何看?」
此時,數道目光皆落在了煜國公身上。
誰人不知煜國公曆經四任帝王,又最是持身中正,聞家世代文官清流,兩袖清風,品格最是高尚受世人景仰。當初兗州沈氏生亂,先帝最後便是派了煜國公父子前去接管,自此兗州一直安穩。
其子聞遠城是聞家這一代子侄裡最出挑的,更是唯一的文武全才,此番領命擴軍回京軍演,早已不聞朝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