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哥嫡福晉66
花田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阿哥嫡福晉66,清穿好孕:一不小心活到九十九,花田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和大阿哥積極的行善積德做好事,使得民間的百姓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他們的日子比之前好過了很多。
在百姓們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私塾或者武館,擁有了讀書識字和習武的機會之後,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了盼頭,心裡對太子和大阿哥等人感激涕零。
康熙得知太子和大阿哥在民間的名聲越來越好,他們還打算在各地開辦私塾和武館,從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時,康熙心裡有了種濃濃的危機感。
他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太子和大阿哥還正值壯年,太子處理政事的能力很強,大阿哥帶兵打仗很有經驗,他們身後都有著一大批支援他們的官員,已經帶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們因為做善事救濟百姓,一下子收攏了很多民心,在民間的名聲越來越好。
這些天,民間到處都在說他們的事情,反而他這個皇帝提的不多,這讓他心裡很不爽。
他除鰲拜、平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親征準格爾、修治漕運、廢除匠籍等等,他身上的政績數都數不過來。
胤礽和老大他們不過是開了私塾和武館而已,在他的這些政績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憑什麼百姓們都說他們好,反而很少提及他這個皇帝?
其實,百姓們對康熙還是很敬畏愛戴的,覺得他是個不錯的皇帝,只是他們害怕說錯話,也知道多說多錯的道理,所以很少提到康熙。
這幾年來,康熙開始興文字獄了。
從興文字獄到現在,已經有好幾位官員因為說錯話或者品鑑了幾首詩,被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從而被抄家流放。
百姓們看到那些人的下場之後,心裡都有些害怕和畏懼,哪裡還敢議論康熙的事情?
萬一他們不小心說錯了話,被下大獄了怎麼辦?他們一輩子豈不是就完了?
秉承著這種心思,百姓們平日裡很少提及康熙這個皇帝,甚至都不會提及朝廷的政事。
他們平日裡也只是關注一些八卦訊息,議論一些和政事無關的事情。
在百姓們看來,太子和大阿哥他們在民間行善,和朝政一點關係都沒有,再加上他們也沒有說皇子的壞話,所以心裡沒有那麼多顧慮。
所以就造成了,百姓們都在誇讚太子和大阿哥,卻很少提及康熙的情況。
康熙不知道百姓們的想法,所以在聽到百姓們都在誇太子和大阿哥,很好提及他這個皇帝,心裡才會這麼不爽。
太子和大阿哥在民間聲名鵲起,還準備將私塾和武館開遍整個大清,從而擴大影響力之後,康熙自然坐不住了。
他不想讓兒子在民間的名聲壓自己一頭,便命人將他的政績傳揚至民間。
康熙手底下的人辦事效率自然不必說,沒多久民間的百姓都聽說了康熙的功績。
康熙的政績傳揚至民間之後,就等著聽百姓們誇讚他,期待著百姓們不停的吹他彩虹屁的場景。
結果等了好幾天,也沒等到百姓們對著他大誇特誇。
百姓們從別人口中聽到康熙的政績後,只是說了幾句皇上英明、皇上愛民如子,就一鬨而散不再提及了,這讓康熙心裡就很不平衡。
自登基以來,他為大清、為朝廷、為百姓做了那麼多事,身上的政績數都數不清,百姓們知道後憑什麼不好好誇讚他?
就在康熙心裡很不平衡的時候,胤?和九阿哥來給康熙請安了。
胤?行禮過後,就笑嘻嘻的說:“皇阿瑪,民間的那些傳言是您讓人傳的吧?”
康熙聽後有種做壞事被抓包的感覺,面色有些不自然。
胤?注意到康熙的神情後,激動的看著九阿哥:“看吧看吧!我就說是皇阿瑪讓人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