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節,大明女醫對我動手了,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不僅不生氣,而且饒有興致的說道:“真是太好玩了,將來必定是一場好戲,老伴啊,以後不管是誰送給你錢財,你統統收下——收到之後,我八你二,大家有錢一起賺嘛。這種沒有本錢的買賣,不要放過。”
“什麼?”張永簡直不敢相信。皇上,我有一句xxx不知當講不當講。
正德帝自覺退一步,說道:“那好吧,我七成,你三成。不能再少了,他們是衝著我的皇位來的,又不是衝著你掌印太監來的。你收錢也很辛苦,這三成是給你的辛苦費。”
張永嘆道:“……我那裡敢和先帝爭利?除了房子和田地這種不好變成現銀的東西,所有的錢財最後都入了先帝的私庫。那年先帝北征,打韃靼小王子,用的就是先帝自己的私房錢。都罵先帝昏聵,但我知道,先帝是有本事的,他親征打韃靼,給邊關帶來安寧。”
“所有藩王送給我的東西,我都做了私賬,就藏在家裡,白司藥若不信,可以派人去取——我家花園最高的一顆桂花樹下,靠南邊往下挖七尺左右,放在一個石匣子裡,用蠟封存。”
張永又道:“寧王送我的錢財,先帝都是知道的。但是谷大用收寧王的好處,仗著自己是西廠廠公,無人監視,他就瞞著先帝。他曉得張太后和先帝母子面和心不和,就偷偷為張太后和寧王牽線搭橋,立了過繼寧王世子為太子的詔書。按照計劃,他們只需等到先帝駕崩,就可以拿著詔書擁立寧王世子登基。”
“可是,寧王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見先帝才三十歲,身體強壯,一時半會死不了,就忍不住拿出詔書搞什麼清君側,起兵謀反。四十三天就被王守仁一個文臣給平定了叛亂……”
寧王一家被王守仁俘虜,正德帝和他的南巡隊伍才匆匆趕到江南。
正德帝要張永給王守仁捎個話:把寧王以及同黨弄到鄱陽湖,然後釋放,還給他們武器。正德帝要親自動手,重新把寧王抓一次!
王守仁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面對張永這個第一太監,他拒絕了正德帝荒唐的口諭,還把張永引到江西各地“參觀”,說江西百姓在四十三天裡飽受戰亂的煎熬,許多人家都揭不開鍋了,還請張公公回去好好和正德帝解釋,打消這個念頭。
八虎之中,張永搞死了最無恥的劉瑾。且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正德帝和內閣之內斡旋,是一道屏障,也是溝通的橋樑,張永的名聲還不錯,是八虎之中最好的。
張永看到到江西滿目瘡痍的景象,不再堅持,回去和正德帝說了王守仁的請求,並且苦勸正德帝打消“再抓一次寧王”的念頭——實在太勞民傷財了。
正德帝同意了,說道:“行,朕就不玩寧王了,不過,你得要王守仁給我點銀子,賄賂我一下。”
正德帝就是這樣,無論北伐還是南巡,每到一地,必然向當地官員死皮賴臉的要錢。無論幾百上千兩銀子,還是摳出十幾兩銀子就像打發叫花子似的,正德帝都照收不誤,一視同仁——反正不能空手而歸,他也要面子的。
王守仁搞了一百多兩銀子給正德帝,把寧王一家子轉交給了張永接手。
期間,八虎之一的江彬想吞掉平息寧王叛亂的功勞,便汙衊王守仁夥同寧王謀反,賊喊捉賊。也是……
張永力挺王守仁,在正德帝面前據理力爭,戳破江彬的謊言,保住了王守仁。
張永接手寧王,嚴加審問,剛開始,寧王以當年送給張永諸多賄賂相要挾,但是張永把賬本甩在寧王臉上,表示皇上一開始就知道,這都是釣魚的圈套。
寧王這才服軟,供出了谷大用串通張太后過繼世子一事。
除了谷大用,還有八虎之一的江彬,同樣都是暗中支援寧王的。
若沒有這個過繼詔書,寧王師出無名,根本不會謀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