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節,大明女醫對我動手了,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帝害怕變成怪物,“在白司藥找到治病之法之前,朕,別無選擇。”
白朮說道:“微臣請求出宮,去東廠看崔司丞。”
你愛吃不吃,老孃眼不見心不煩。
白朮也是個暴脾氣,一點委屈都不能受。
嘉靖帝:“准奏。”
聽說白司藥出宮了,張太后重新抖起威風,再次以探視之名,帶著準皇后陳氏來到乾清宮,要見嘉靖帝。
嘉靖帝命人開啟宮門迎接張太后,然後,送給這位伯母皇太后一份“大禮”。
張太后看到無比熟悉的過繼寧王之子為繼子的太后詔書。
嘉靖帝坐在掏空的龍椅上氣定神閒,“不知道內閣看到這封詔書會是幹什麼感受?太后串通寧王謀反,助紂為虐。”
張太后當即將詔書死得粉碎,“這是假的。”
嘉靖帝心下暗爽,“這當然是假的了——朕怎麼會把真的拿出來給太后看呢?真的就在朕手中,只要太后好好享福,在宮裡頤養天年,朕就不會把真的詔書送到內閣。”
有了詔書,就不用白朮來壓張太后了。
不過,一封詔書是無法絆倒張太后,還有可能被太后反咬栽贓陷害。嘉靖帝決定效仿前任正德帝,先掌握住權柄,徐徐圖之,等砍斷張太后的黨羽再說,尤其是她兩個兄弟張延齡和張鶴齡,一個公爵,一個侯爵,橫跨弘治、正德兩朝,盤踞朝政三十多年,沒個十年八年,很難剷除張家黨羽。
就像當年正德帝殺劉瑾,也是先隱忍,後動手,要當皇帝,必先忍耐。
張太后帶著陳氏鎩羽而歸,從此不敢太囂張。
陳氏成為張太后手中的木偶,兩人還沒大婚,嘉靖帝就對原配嫡妻有了厭惡之意,起了廢后之心,果然在嘉靖七年,廢掉了陳皇后。
因服用丹藥上癮,嘉靖帝疑心病和厭女症越發嚴重,嘉靖十三年,又廢掉繼後張皇后,簡直是個廢后狂魔。
丹藥損子嗣,嘉靖帝一生除了四個皇后,還有三十多個嬪以及四十多個妃子為他繁衍子嗣,一共生下八子五女。
然而因丹毒太深,孩子大多先天不足,最終只有一子兩女活到成年,其餘全部夭折。
而唯一活下來的老三,嘉靖帝不喜歡他,又不得不封他為太子,怕太子奪皇權,就以“兩龍不得相見”的理由,把太子老三貶斥到千里之外的南京居住。
朱明皇室,一代代皇權更迭,都在父子相疑、兄弟相殘中死迴圈,沒有人能夠走出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且說白朮回到東廠,在地下室看到屍變的崔司丞,一時有些氣餒,按照《女醫雜言》上的法子祛毒,精心治療過了,崔司丞還沒王道長活得長!
王道長撐了一個多月才屍變,崔司丞只活了二十天。
偏偏沐朝夕還不要命的來了一句:“看來丹藥以毒攻毒真的管用,這種毒物也怕毒。”
白朮怒目而視,沐朝夕立刻閉嘴。
氣餒無用,還是要面對現實。
因為砍頭才能真的殺死喪屍,可見腦袋是重點,白朮給崔司丞開了顱,撬開頭蓋骨,裡頭白花花的腦漿已經失去彈性,就像稀粥。
肉眼可見“稀粥”就像在悶煮似的緩慢蠕動,好像裡頭有什麼東西。
白朮用最大的放大鏡看了,東西太小,還是看不清楚。
白朮用刀切割了一些“稀粥”,擱在鐵板上,今天是陰雨天,不見陽光,白朮就擱在燈火上烘烤——喪屍怕火。
一股白氣噴薄而出,就像放了一個有行但無聲的屁,“稀粥”消失在鐵板上。
白朮將有毒或者腐蝕性的東西,砒/霜、鉛粉、石綠、鹽,以及五石散裡的配料孔雀石、雄黃、白礬、石灰等等,依次滴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