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節,大明女醫對我動手了,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朮一聽,不知是該怪罪沐朝夕是個告狀精,還是感激沐朝夕為她保密,“你……還真是男顏禍水啊,什麼破長公主,愛誰誰當,休想認回我這個滄海遺珠,封了長公主去牽制張太后,我早就玩膩了這套宮廷遊戲,我討厭皇宮,這裡的空氣都令人窒息。”
沐朝夕不解,“你居然不想當長公主?怎麼有女人不想當公主?”
白朮說道:“不自由,寧勿死。富貴是牢房,皇權是枷鎖。如果皇位真是什麼好東西,正德皇帝為何要自絕子嗣?不生一個小奴隸當繼承人?因惦記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又要一人一世一雙人的名聲,把無辜女子圈禁在深宮當生育工具,她是人,又不是畜牲,不停的給她配種、受孕、生產——”
白朮頓住了,悲愴和絕望撲面而來,她不忍心說下去,鄭金蓮悲哀的一生,刻骨銘心,深深鐫刻在白朮的心裡。
她無比厭惡自己的誕生。
她和兄長正德帝的出生,是一場維持帝后曠世恩愛、傳為千古佳話背後的陰暗面。
表面有多光鮮,背後就有多麼齷齪無恥,見不得光。
鄭金蓮一直活著,幽禁鹹安宮,連正德帝都不知道生母的存在。
當鄭旺二次作死,在東安門叫囂鄭金蓮被張太后幽禁,他是皇帝的姥爺當天,張太后怕真的出現一個和她平起平坐的聖母皇太后,下令弄死了鄭金蓮!
正德帝第一次看到生母,是她已經涼透的遺體。
由於弘治帝對張家的縱容,張太后兩個兄弟張鶴齡和張延齡的勢力遍佈朝野,連正德帝都不敢動這兩個舅舅。
正德帝剛剛登基,帝位不穩,迫於孝道,將錯就錯,弄死了鄭旺,但從此也和張太后貌合神離,母子情薄如紙。
張太后並不在乎正德帝對她態度的轉變,反正她是獨一無二的太后,孃家張家永遠是皇上的外祖父家,這就足夠了。
張太后催促正德帝和夏皇后早日生下嫡子,將來好繼承家的皇位,以便繼續給她、給張家帶來富貴。
張太后有恃無恐,誰不想生兒子呢?畢竟家裡有皇位要繼承,血脈需要延續。
我養了你十九年,給你嫡長子和太子的位置,你應該感激我。
你對一個素未謀面、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分開生母能有什麼感情呢?
一個卑賤的宮女,一個千古以來唯一一個六宮無妃的皇后,就是個白痴也知道認誰當母親。
然而,張太后低估了正德帝的叛逆和怨恨。
正德帝:你要我當明君,光宗耀祖,延續你們帝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佳話?我偏要當一個昏君,成為你們完美愛情婚姻的恥辱。
你要我生兒子?你好抱孫子?老子屁都不生一個,只愛人/妻和孕婦。
你想效仿當年借腹生子,抱一個男嬰,按頭要我認下一個嬰兒當兒子?
我就撤銷彤史女官,管她是誰生的兒子,是不是我的種,沒有記錄承恩時間地點的彤史,就不會被官方承認,私生子是不能繼承皇位的。
我要你親眼看見,我是如何敗家的,如何毀了你的如意算盤。
白朮和正德帝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選擇如何結束。
正德帝只愛人/妻和孕婦,撤銷彤史女官,冷落夏皇后。
她乾脆嫁給了麥廠花,成為太監的妻子。
一切是為了自絕子嗣。
兄妹兩個都有違背封建人倫的自毀傾向,明明都才華橫溢,卻叛逆乖張,都不在乎世人對他們的評價。
所以,正德帝和白朮都看起來不“正常”。
沐朝夕看著陡然悲傷的白朮,不需要答案,他就有了答案,“我發誓,我絕對不會把你長公主的身份抖落出去,若有違誓,就要我天打雷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