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節,大明女醫對我動手了,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堅持內閣的決定。
內閣首輔大臣(相當於總理或者首相)楊廷和楊閣老振振有詞,認為張太后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在駁回嘉靖帝的票擬上寫道:
“皇上傳旨改為壽安(也就是蔣太后,封號壽安),事不歸一,禮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
意思是說若蔣太后主持選秀,於禮不和,蔣太后選出來的皇后不能服眾,無法令大明還有藩國附屬國臣民信服。
皇后乃一國之母,應該由兩朝太后張太后決定皇后人選。
內閣居然說自己親孃沒有資格挑選兒媳婦,你說小皇帝氣不氣?
氣炸了!
我要這皇位有何用!
於是就出現了小皇帝怒砸書房這一幕。
小皇帝覺得自己委屈,覺得母親蔣太后受到了侮辱,他把楊閣老的條子撕的稀碎。
當了一年多皇帝,嘉靖帝自問從無一日懈怠,兢兢業業,為大明做牛做馬的辦事,比堂哥正德帝好一千倍,可是如今他連自己的婚事都做不得主,眼睜睜看著母親被內閣輕視,被隔絕在選秀大事之外。
嘉靖帝失去了剛來北京時的新鮮感,榮譽感,成就感。
皇帝沒有他想象中的好當。
嘉靖帝:我太難了。
嘉靖帝還是個奶娃娃的時候,陸炳就陪在身邊了,對嘉靖帝的脾氣了瞭如指掌,他可以透過小世子的面部表情來判斷是尿了還是拉了,比他當奶孃的親孃還準確。
一聽這個動靜,陸炳曉得嘉靖帝在火頭上,誰碰誰倒黴,決定先不進去了,指使身邊的小內侍,“快去把司禮監張公公請來。”
這種時候,也就嘉靖帝的老伴張佐能夠壓住小皇帝的怒火。
小內侍低聲道:“已經去請了,選秀在即,內閣那邊一直派人催皇上的聖旨。”
其實內閣一再催促,就是逼著嘉靖帝點頭同意內閣的做法,要張太后主持選秀,撤銷蔣太后作為主持的旨意。
嘉靖帝若再次駁回內閣的決議,堅持要母親蔣太后主持,那麼內閣也會又又駁回嘉靖帝的旨意,第三次寫票擬要張太后主持。
你來我往,各不相讓,反正按照程式,可以互相駁回無數次,大家死磕到底。
就像五百年後大西洋彼岸的英國鬧脫歐一樣,首相要脫歐,議會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吵架,各不退讓,吵了兩年多,換了仨首相,還是搞不定。
如今選秀就和脫歐一樣,皇帝(首相)和內閣(議會)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不一會,司禮監掌印太監張佐來了,陸炳做了個請的姿勢。
張佐嘆氣搖頭,”你這小子從小就是個滑頭,自己不敢進去,就等著我來。”
陸炳笑而不語,預設了。
陸炳的確不是那種巧舌如簧的聰明人,他的能力也不配當錦衣衛指揮使,但是嘉靖帝羽翼未豐,能夠用的親信十分有限,他沒得選。
奶兄陸炳和老伴張佐都是湖北安陸興王府的舊人,小皇帝絕對信任他們。
小皇帝對著他們一通抱怨,陸炳端茶送水要小皇帝消消氣,張佐則像半個父親似的安慰開導小皇帝:
“結婚是人生大事,關係一生的運道,不得出現任何紕漏,何況皇上這次是選皇后,一國之母,而非擴充後宮選妃,咱家很理解皇上為何憤怒。”
“唉,興獻帝(嘉靖帝的父親,沒有當過一天皇帝,因父憑子貴而追封的皇帝)去的早啊,太后青春守寡,從湖北興王府到北京皇宮,這其中太后費了多少心思,如今皇上要娶媳婦了,想要太后親自挑選中意的兒媳婦卻被內閣駁回,想必皇上很難過吧,太后受委屈了。”
宮裡有兩個太后,但是張佐這種興王府的舊人說話的時候,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