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少爺的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人算不如天算,獨寵,沖喜霸妃,軒少爺的娘,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一位俏麗的綠衣丫鬟氣喘吁吁的小跑過來,誠惶誠恐向她行了個禮,道:小姐,是奴婢的錯,沒能看住寶睿王,奴婢四處尋找,一直未找到……
蠢貨!
劉瑞煙臉色遽變,氣急敗壞的揚了揚手掌,最終卻沒有打下去,只是恨聲道:你個不中用的憨貨,壞了我的大事了!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不是讓你仔細盯著嗎?
丫鬟害怕地垂著頭,瑟縮地道:奴婢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一眨眼的功夫,王爺便不見了……
那藥呢?你可是親眼見到王爺喝下去的?
小姐放心,這個奴婢可以提頭保證,不錯眼兒的看著王爺喝了。
那丫鬟說的無比肯定,劉瑞煙本就糟糕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因姑姑的關係,她常在宮中走動,得以認識羽千夜,可謂是一見傾心。她們劉家的女兒,自小便會為自己的前程謀劃,再加上有姑姑在一旁推波助瀾,出謀劃策,她更是對尊貴不凡的羽千夜起了勢在必得之心!
這些年下來,縱然不是死纏亂打,可明眼人皆看得出來,大凡有羽千夜出席的公眾場合,必然有劉瑞煙出現。久而久之,帝都裡的人皆視其為以後的寶睿王妃。
劉尚書也是極支援女兒的——九王爺這種金龜婿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前兩年劉瑞煙還小,九王爺總是不冷不熱,待劉瑞煙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劉尚書便也不急。奈何如今九王爺都到了娶妃之齡,女兒也快成老閨女了,兩人間的情形卻依然不曾改變,還是自家閨女剃頭的挑子一頭熱。
劉尚書一家暗自著急,尤其是劉瑞煙急的都有些恨嫁了。
她原本信心十足,總覺得羽千夜固然不喜歡自己,但對別的女子同樣也是淡淡的,再則,和那些肖想羽千夜的千金小姐一比,自己的家世,才情和美貌皆勝她們一籌,應該能比別的女子更容易擄獲他的心。
可事與願違,羽千夜彷彿是一個瞎子,對她的傾心付出和美貌皆視而不見。就這樣,劉瑞煙從最初的信心滿滿,逐漸變得患得患失,到現在的一點把握皆無。
況且,她如今還多了個勁敵,便是那個死不要臉的元朝雪。自從上次羽千夜莫明其妙駕臨宣安候府為元老太爺祝壽,元朝雪當日的花痴表現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再加上姑姑早不懷,晚不懷,竟在這個時候懷上龍嗣。
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姑姑因此也聖眷正濃,聖上喜得合不攏嘴。但眾所周知,聖上如今年事已高,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皇位早晚是要傳給國之儲君的。
當今聖上有九位皇子,可惜五位皇子少時相繼夭折,如今只剩下四位。
太子乃皇后所出,亦是國之儲君,身後更有家族龐大的董太師府鼎力相助,按理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可太子資質平庸又沉溺於酒色,於國於民從無建樹,得不到聖上賞識,更得不到朝中文武百官的認可。
至於藍妃所生的四皇子錦王,則領雄兵三十萬駐守南疆。
錦王素來心思慎密,行事凜然霸氣,自幼便得聖上看重。十四歲時,不知為何選擇投筆從戎,征戰沙場。錦王戎馬倥傯十餘載,立下了赫赫戰功,聲名早已威震四海,在軍中和朝堂,乃至百姓中威信頗高。
其中六皇子因其生母身份卑微,甫一生下來,便被連失兩子的淑貴妃抱養在身邊,視為親兒。淑貴妃身後有孃家張大將軍府做憑持。張大將軍和董太師水火不相容不是一天兩天了,淑貴妃與皇后更是面和心不和,一直致力於將太子拉下馬,讓六皇子上位。
而最受聖上寵愛的羽千夜和四皇子乃一母同胞,非但生得金質玉相,且天縱奇才,手中更是撐握著湮國三分之一的兵權,越來越被被聖上和文武百官所看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