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8章 執念,大明風流,大蘋果,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東陽猝然病逝,宛如驚雷轟頂,驚詫了大明朝野上下。
有的人,他活著的時候,你或許感覺不出什麼來。但是當他去世之後,你便突然會意識到這個人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
李東陽自弘治年間便為朝中重臣,多年來在朝中聲望高隆,行事公允且有謀略,多少大事由他主持,多少棘手的事情由他解決。
現如今,作為先皇留下的最後一位堪稱定鼎之石的重臣的離去,宣告了一個名臣輩出時代的終結。短短三年時間,弘治皇帝留下的外廷的人才濟濟的底子,隨著李東陽的死而告消亡。
李東陽並非完人,他也有他的私心。在為外廷爭取限制皇權的道路上,他雖然不如劉健謝遷等人那麼極端,但是他也確實是贊成要以外廷和皇權共治的觀點的。
李東陽的許多決策,也是基於外廷的出發點而做出的,所以不免失之偏頗。
但是,李東陽性格堅韌,為人謙和,善思善謀,對大明朝廷而言,這個人的存在對於彌合各方分歧,緩解各方矛盾,讓大明朝廷保持穩定的局面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在李東陽的斡旋之下,弘治年間的君臣之間,內外廷之間,勳貴集團和外廷之間的關係基本是和諧的。
他不像劉健謝遷那般激進,他對於朝廷局面有著很深的理解和把控,並善於利用各方關係達到共識。光是這一點,便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的典範。
當然,他也並非完全是和稀泥的人物。弘治年間,李東陽彈劾張家兄弟穢亂宮廷一案便震驚朝野。壽寧侯張鶴齡和建昌候張延齡兩兄弟在弘治年間可是無人敢惹的外戚,弘治皇帝愛屋及烏對他們極為縱容。在那種氛圍之中,只有李東陽敢於彈劾張氏兄弟,其膽識勇氣可見一斑。
在士林縉紳之中,李東陽的聲望一直都處於頂點。哪怕是首輔劉健也遠遠不及。這便是他身上具備的親和力和凝聚力。而這一切,都是他用言行所積累的。
如今,這樣的人物離開了,怎不令人震驚。
誰也不知道,這意味著一個全新局面的開啟,還是一個混亂時代的來臨。
對於外廷的文臣們而言,在外廷式微苟延的情況下,他們的領袖人物病逝,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在此之前,哪怕情形再艱難,局勢再惡劣,內心再痛苦,一想到首輔大人那淡然而堅毅的眼神。看到他並不偉岸而且消瘦的身影坐在內閣公房的燈火之下的時候,眾人的心便會安穩下來,便會覺得有希望。
現在李東陽去了,他們心中的靠山崩塌了。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迷茫、惶恐和無助之中。他們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未來他們將要面臨的是怎樣的局面。
李東陽的靈堂在家中設了三日,前往弔唁的人絡繹不絕。有的甚至專程從京外趕來弔唁。弔唁的人無不痛哭流涕,有人甚至在李東陽的靈前哭的暈厥的過去。
李東陽家中人丁凋零,膝下五個兒女只餘一女嫁給衍聖公為妻,此時遠在山東,竟無法趕到。所以,設靈堂,招待賓朋,的事情自然由楊廷和牽頭和眾多李東陽的學生一起操辦。
楊廷和自始至終跪坐靈前執弟子之禮,盡人子之份,守靈磕頭操持一切。人們見到這種情形,往往還心中暗自誇讚,為李東陽感到高興。
雖然李東陽膝下無子,但是有楊廷和這樣的學生為他操持一切,送終盡孝,也算是一種安慰吧。楊廷和的優秀人所共知,李東陽有這樣的弟子傳承衣缽,卻也不能算是遺憾。所以他們安慰楊廷和要節哀順變,完全將楊廷和當做是李東陽的家裡人看待。
然而,對於楊廷和而言,他的內心裡卻是極為愧疚和痛苦的。
恐怕只有楊廷和自己才知道,李東陽的死跟他是有關係的。若不是自己那天在朝上不聽他的勸阻,貿然行事,李東陽也不會氣的生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