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8章 生子,大明風流,大蘋果,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數次研討,張延齡初步確立了以三寶寶船為藍本,綜合福船廣船的一些特點設計出新一代戰船的構想。當然,這種想法被參與座談的行家們背地裡嗤之以鼻,認為是瞎折騰。
曾鑑等人認為,大明現有的造船技術和大船的藍本足以堪用,根本沒有必要花心思去重新設計所謂‘集各家之所長’的新船。這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很簡單,一艘成熟的大船,必是經過多次的航行驗證,保證各方面的效能,在穩定性破浪性操作性和航速上都是有保證的。一艘大船能夠成型,必是經過多次的成功和失敗的驗證,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張延齡並非不知道這些。根據曾鑑所言,鄭和的寶船雖然損毀,但是工部藏有設計藍圖,是可以複製的。所以,複製大型的鄭和寶船是最為快捷且可以實現的辦法。
張延齡其實也很喜歡鄭和寶船的雄偉和氣魄,但問題是,他要的不光是一艘雄偉高大氣勢恢宏的大船,而是一艘能夠戰鬥的戰艦。
首先,這艘船要足夠大,因為大量的虎嘯炮和各種火器床弩需要上船。不但需要操作空間,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攜帶大量的彈藥物資。承重能力更是要足夠。
其次,船的操作靈活性要不錯。雖不能穿梭如飛魚,但是作戰中的靈活行動,追擊規避都是必須的。靠人力和風力操控行進的戰船,在這方面是弱項。但是,與敵作戰可不管你的客觀限制,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要知道,這可是要航行於海外陌生之地,要進行一場大劫掠的行動。要是不能戰鬥,豈不是出去送菜當炮灰?和佛郎機人已經結下了樑子。一旦出海,爭奪海上商路,和他們作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便是船隻的防護性。傳統木船實在太脆弱,在火器作戰的情形下及其容易損毀。即便大明有水密艙技術,但在火炮轟擊之下其實作用也不大。故而,提高整個防護性,讓大船更耐揍,也是張延齡考慮的重點。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徐杲的支援。張延齡的意思是,可否和人一樣,給船船上護駕。在造船的材質上進行改變。如能以精鋼鍛造薄鋼板,以鉚釘潛入船身之中,便相當於給木船穿上鐵甲。那才是真正的鐵甲戰艦。
在冶煉的技術上,徐杲表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造船技藝上,則需要驗證。拍腦袋想出來的辦法,應用到實際上,是否堪用。後果如何?這些都不是靠著臆想便可以完成的。
當然,一個指導思想是不變的。要打造一支強悍的戰船水軍,方可在海戰之中取得先機和優勢。多斟酌,多利用手頭的優勢,多嘗試,思維開闊一些,絕不是什麼壞事。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是絕對值得去花費時間準備的事情。
鑑於此,張延齡決定派人出去考察。徐杲是最好的人選。張延齡請他去往南京龍江船坊去替自己考察造船的設施和場地,並且將當地造船的手藝人都請出來集思廣益。
另外,張延齡派出霍世鑑和田東新二人回廣東,遍訪當地造船工坊,重金請當地的老船工和造船老師傅出山,前往南京龍江船廠匯合。
軍中有一名把總是福建人,張延齡也拜託他回鄉請福建當地的技藝精湛的造船師傅去龍江船廠座談會商。
與此同時,張延齡在戶部館閣之中將所有的大明朝各種大型船隻的製造設計圖都蒐集起來,一併交給徐杲帶往南京龍江船廠,供一起會商研究之用。
本來這件事張延齡是要親自前往的,但是因為朱清儀臨盆在即,張延齡不能離開,只得留在京城。
朱清儀的預產期已經到了,肚子大的嚇人。談如青天天來陪著,因為隨時會生產。肚子疼了好幾次,都是虛驚一場。搞得人神經兮兮的。
一天又一天,直到十月初二傍晚,在預產之日推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