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6章 首功,大明風流,大蘋果,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城子城,位於河套南部毛烏素沙漠邊緣,乃是韃靼人在河套南部最大的一座屯兵和前進的城池。

之所以被稱做白城,是此城城牆房舍均由三合土建造,三合土乾透了之後,便呈現白色,所以得名。

白城子當年曾是匈奴人郝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都城,後來也曾經為党項人佔據,成為党項人的根據地。蒙元被滅之後,這裡便成為韃靼人佔據的。

不知多少次,韃靼人從河套平原南下,沿著毛烏素沙漠邊緣抵達白城子,在此集結之後便開始南下跨過戈壁灘進攻大明邊鎮。

從白城子集結南下的兵馬,往東可進攻寧夏花馬池一帶,往南可進攻延綏鎮,往東可進攻榆林。是韃子兵馬在邊鎮的重要依託和前進基地。

白城子一帶常年駐紮有大量兵馬。達延汗巴圖蒙克一統漠南之後,對於河套地區極為重視。在河套之地的駐紮兵馬增加到了兩萬多人。其中白城子一帶駐紮了察哈爾本部的一支精銳萬人隊以及三千多名原瓦剌部落的部族兵馬。

這些兵馬可謂是劣跡斑斑,不知在大明邊鎮進行過多少次的騷擾,不知燒殺擄掠過多少回。

每年的冬天。其實都是兩國邊鎮最為安寧的時候。

即便是韃子兵馬,他們已經習慣了嚴寒的天氣,但也沒人願意在冬天行軍作戰。因為河套之地的冬天氣溫要達到零下十五度左右,是真的能凍死人的。

所以,每年十月之後,韃靼人的襲擾便會逐漸停止,各路兵馬退守各處寨堡。利用冬天之前的最後一點時間,韃靼人補充糧草物資,兵馬排程一番,之後便基本上像是冬眠的野獸一樣不再輕易出動。一直到第二年氣溫回升的時候,他們便又再次活躍起來。

事實上,楊一清和馬昂等人奏報中所說的,白城子韃子兵馬正在集結的事情,其實是子虛烏有的。

真正的事實是,巴圖蒙克手下的察哈爾本部的一支萬人隊,在夏天的時候駐紮在黃河南岸的大草原上,那樣他們的戰馬可以吃上新鮮的牧草,貼上一層厚厚的秋膘之後,可以更好的熬過冬天。

兵士們也可以放牧生產。畢竟大部分韃靼士兵都是上馬作戰,下馬耕種或者放牧的。

更重要的是,在黃河岸邊駐紮,也不會有水源物資消耗上的困擾。畢竟河套以南是沙漠戈壁之地,大批兵馬駐紮在那裡,是需要大量清水糧草消耗的。

這其實是河套地區韃靼人的常態。十月初的時候,察哈爾本部的主力萬人隊便會從草原上南下,攜帶過冬物資抵達白城子以及南邊的一些寨堡駐紮防守。

楊一清並非不知道這件事,但是他卻將對方常態化的兵馬調動說成是大規模的兵馬集結。從而配合楊廷和等人進行了這一場關於收復河套之地的行動策劃。

楊一清等人當然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冬天發動進攻是一次瘋狂的行動,是犯了兵家之大忌的一次行動。但是正是因為,計劃的主腦人物都知道,韃子在河套之地的兵馬加在一起只有兩萬餘兵馬,白城子一帶只有一萬多兵馬。所以即便冒著嚴寒的風險去進攻,在兵馬數量的巨大優勢之下,這樣的風險是值得一冒的。

二十萬大明邊軍,面對的是兩萬多河套地區的韃子兵馬,又是在韃子都不會想到的嚴寒季節發動進攻。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評估之後的結果都是,在數月之內,便可拿下河套地區,全殲河套之地。

十一月二十七。左路軍延綏總兵馬昂率領的五萬兵馬冒著風雪嚴寒抵達了白城子以南三十里外。他們從鎮靖堡出發,一路往北行了近四百餘里,穿越了戈壁灘,經歷了一場大風雪,花了七天七夜的時間才抵達了這裡。

這短短的四百餘里,彷彿如走了上萬里路那般的不堪。戈壁灘上落下的雪花會很快融化消失,並不影響他們的行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甜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