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替身受辭職之後_62,替身受辭職之後,梅花六,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6章
方瑜自然不是要造反。
當昭清派來的人攔在路中央的時候,他還客客氣氣的接見了。
來的人與方瑜曾經有點交情,還未說話就先帶了笑臉,拉了拉兩人之間的關係:“鎮北王,許久不見了。”
方瑜毫不留情的直言:“有什麼事?本王要事在身,還趕著回京城覆命。”
那人瞧了眼身後黑壓壓的大軍,嚥了咽口水,試探道:“鎮北王,這麼大陣勢,是有什麼要事?”
方瑜裝作不解,反問:“不是皇上要我回京嗎?有什麼事快說,要耽誤了,怕是你幾個腦袋都不夠的。”
那人縮了縮腦袋,拿出了一份皇上的手諭,“還請鎮北王接旨。”
按常理來說,方瑜此時應該下馬接旨,可他卻依舊居高臨下的看著那人,“本王接旨就是了。”
那人等了會兒,見方瑜沒有要下馬的意思,咬了咬牙,就直接宣讀了出來:“皇上請鎮北王獨自一人進宮面聖。”
特意咬重了獨自一人這四字。
說完後,那人便惴惴不安的等待著方瑜的回覆。
“好。”方瑜一口答應了下來,讓士兵們就地紮營,自己一人前去京城。
此地離京城不遠,全力趕路的話不過半個時辰的路程,西北軍駐紮在此,就像一直老虎趴在枕邊,怕是京城內的人寢食難安了。
方瑜並不畏懼昭清會使下什麼天羅地網來對付他。
身為皇帝的昭清,一言一行必須有理有據,就算昭清要治他一個殺頭的罪名,也要找到他造反的證據。
於是方瑜毫不畏懼的就跟著昭清派來的人一同到了皇宮之中。
昭清還是在乾清宮中召見方瑜,只是他臉色蒼白,消瘦了不少。
“方卿。”昭清看見方瑜走了進來,一改之前高高在上的模樣,快步走到了方瑜面前,想要伸手拉住他以示親密,“此次竟回來的如此突然。”
方瑜躲過了昭清的手,越過他坐到了椅子上,“不是皇上召我回來的嗎?”
“是朕想念你想念得緊,所以西北一平定就急急召你回來了,還望方卿不要怪罪於朕。”昭清好聲好氣的解釋道。
“臣不敢。”方瑜不鹹不淡的回了一句,“所以臣就連夜趕回京城,以解皇上思念之苦。”
昭清坐到了方瑜的一邊,問:“方卿怎麼帶著西北軍一同回京了,若是漠北人再次起兵該如何是好?”
“不勞皇上費心。”
昭清被堵得無話可說,過了許久才憋出一句,“方卿,你還記得以前……”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方瑜打斷了,他冷冷的回答:“忘記了。”
“方卿。”昭清嘆了一口氣,幽幽的說,“你是在怪我,阿瑜。”
自從昭清登基以來,再為喚過方瑜一聲“阿瑜”,而是生疏的稱他為方卿。
但方瑜再次聽到時,心中沒有任何波動,反而勸誡道:“還望皇上牢記,皇上是君,我是臣,切不可如此親密。”
昭清沒想到方瑜這樣軟硬不吃,幾乎下不來臺,他正要發怒,又想起京城外駐紮著的西北軍,只能硬生生忍下。
“西北軍駐紮在京城外倒有些不便,不如……”
“不如帶入京城內?”方瑜接上了下半句話。
昭清連忙否認,“還是在京城外好,練兵都方便一些。”
“皇上還真是反覆無常。”方瑜評價了一句。
昭清暗自咬牙,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不知方卿何時要回西北?”
這一群西北軍放在京城外,讓昭清每時每刻都在擔心方瑜是不是要反。
方瑜面露驚訝之色:“不是皇上讓臣回京城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