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節 w18νi,回到老公自宮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可能瞞著我?定是你假傳聖旨,殺人滅口!”

“高閣老何出此言?”李貴妃的心腹、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經紀過來說道:“大行皇帝的口諭,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都在場聽見了,只是此時事關機密,沒有公開。難道高閣老懷疑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

高拱忙道:“微臣不敢。”

陳經紀說道:“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都在催大行皇帝的諡號,內閣三位閣老和司禮監趕緊商定下來,可不能誤了國喪。”

內廷已經被兩個女人和半個男人(馮保)牢牢控制住了,高拱沒有辦法,只得忍辱回到內閣,和張居正、高儀商議,他們三個人每人寫了兩個諡號,一共六個,送到司禮監以供挑選。

馮保不敢自專,送到坤寧宮,請皇后貴妃定下來,陳皇后現在找準了自己的位置,說道:“哀家覺得都好,一時看花了眼睛,妹妹來選一個。”

李九寶拿起硃筆,勾了一個“穆”字,“就這個吧,不折騰了,大行皇帝的葬禮要緊。”

馮保一瞧,頓時覺得這個平日柔順的貴妃娘娘其實綿裡藏針:所有人都知道隆慶帝是吃紅丸這種烈性春/藥,腎水枯竭,精盡人亡,死在女人身上的,李貴妃偏偏給隆慶帝挑選了肅穆的“穆”為諡號,這可真是諷刺啊……

隆慶帝若地下有知,估計氣得棺材板都蓋不住了。

馮保暗暗告誡自己:寧可得罪皇后,也不要得罪貴妃,這個女人一旦發起狠來,殺人誅心不見血啊!

六月初十,十歲太子繼位,年號萬曆。

十歲的萬曆帝登基,封李貴妃慈聖太后,封陳皇后為仁聖太后,兩宮並尊。

因萬曆帝年紀太小了,慈聖李太后李九寶搬到了乾清宮,一切政事都為小皇帝代為打理,大明帝國的皇權其實掌握在李九寶手中。

每天李九寶都要萬曆帝去慈寧宮給陳太后請安,風雨無阻,兩個太后相處融洽,情同姐妹,一起維護著後宮的平靜。

高拱正要以後宮不得干政為理由,發動黨羽將李九寶從乾清宮裡趕走,李九寶先下手為強,幹掉了高拱。

六月十六,萬曆皇帝登基僅僅六天,高拱入內閣辦事,剛剛進宮,就被錦衣衛控制住了,汪大夏守在東華門,命人關閉宮門,將高拱的車駕團團圍住。

高拱大怒:“汪大夏!我是內閣首輔,你區區一個錦衣衛鎮撫使敢擋我的路?”

汪大夏說道:“我封慈聖太后懿旨,守住東華門,任何人不得擅動。”

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拿著聖旨出來說道:“傳仁聖太后、慈聖太后懿旨,皇帝聖旨,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攬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不許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便著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高拱聽了,當即面如死灰,汗如雨下,趴伏在地,久久不能起來,還是內閣張居正命侍衛將他扶到馬車上休息。

聖旨說“不許停留”,就是立刻驅除出京的意思,回家匆匆收拾行李,次日一早就在錦衣衛的監督下,直接送到老家。

高拱一走,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馮保和李九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三人推行新政,大明步入中興之年。

李九寶知恩圖報,掌控權柄之後,給陸家平反,賜回部分財物,陸繹陸彩從鐵嶺回來了,陸纓官復原職,成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只是陸府已經成李皇親宅,無法返回。但是陸家也看透了名利場,一家人搬到了三里屯鄉下,從此歸隱,不問世事了。

此時,蒙古韃靼部的三娘子和俺答汗決定在西北邊境建立一座城池,建成之後,無論蒙古人還是大明人都可以在城中自由貿易,三娘子寫信求助大明,協助建城,這是一個青山圍繞的城池,就叫做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