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節,回到老公自宮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如何打扮,都隨她的心意,她開心就好。

自從白蓮教在板升之地開墾荒地,收穫糧食,俺答汗就是豐城安定下來,要白蓮教裡的工匠燒磚建城,撤了大帳,建立了磚石木製結構的宮殿,三娘子喜歡中原的高足傢俱,一應書案床榻,和中原別無二致。俺答汗滿足她所有的要求。

三娘子捧著一卷書,目光沒有離開書本,問:“你有何事稟告?”

丁巫說道:“開春以來,天氣乾旱,外頭的牧場、板升的田地皆受災,今年的收成怕是不好了。今日微臣試探了趙全的口風,趙全的意思是今年肯定南下狩獵(就是搶的意思),就乾脆圍獵中原最大的獵物——京城,以重現庚戌年的風光,狩獵一次,能夠吃好幾年。”

趙全:我不是,我沒有,你胡說!

但是三娘子是不會聽趙全解釋的。

丁巫在白蓮教煽動點火,轉頭就來三娘子這裡告趙全的黑狀。如果俺答汗真的再次帶兵攻打大明京城,那就是趙全乾的,與他無關。

原來是送情報的。三娘子終於把目光從書卷上挪開,問:“大汗知道嗎?”

丁巫說道:“微臣探得訊息,就立刻來報哈屯知道。”

三娘子在汗廷的尊稱是鍾金哈屯。

三娘子也知道,今年旱情嚴重,如果一直旱下去不下雨的話,今年秋冬的戰爭不可避免。

又要攻打京城……三娘子想起京城裡那個眼睛有光的少年,到時候,各為其主,免不了要殺個你死我活吧。

想到這裡,三娘子心中煩悶,她在京城住過幾年,那片繁華富饒之地,其實絕大部分都是過著小日子的普通百姓,一場戰爭下來,最先死亡的也是他們,權貴們自有辦法保命。

這場戰爭真的永無休止麼?

丁巫回去,趕緊又送了一份情報,說俺答汗秋冬可能要再次進犯京城,到時候他會將俺答汗軍隊情報設傳出來,大明要早做應對,設定陷阱。

紫禁城,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得到了丁巫的情報,連忙送到御前。

隆慶帝當皇帝,是勤勤懇懇,日理萬機,準時早朝,天天和大臣們會面商議國事,跟他三十幾年不上朝閉關修仙的爹截然不同,看到丁巫在情報告訴西北邊關即將遭遇危機,隆慶帝當即召大臣,商議對策。

隆慶帝剛剛當皇帝,還沒有變成油膩老油條,他知道要臉,害怕庚戌之亂重演,成為遺臭萬年的一代昏君,“……各位愛卿,該如何是好?”

幾乎所有大臣都經歷過庚戌之亂,曉得其中厲害,頓感恐懼,紛紛獻策。

首輔大臣徐階說道:“北方缺驍勇善戰的名將,如今東南倭寇之亂已平,開了海禁,沿海一代,已無大患,微臣以為,將戚繼光和俞大猷調到西北練兵,嚴陣以待。”

名將都是實戰中打出來的,這些年戚繼光和俞大猷的名字令兇悍的倭寇聞風喪膽,而且兩個人背後的後臺都是徐階。除了保護西北,徐階還給自己人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內閣大臣高拱說道:“東南沿海倭寇雖平,但是隱患猶在,而且最先開海禁的月港還在建立中,萬一有倭寇海盜騷擾作亂,會影響開海禁,功虧一簣。微臣建議,戚繼光和俞大猷調一個去西北即可,至少留下一個名將鎮守東南。”

徐階是兩朝首輔大臣、絆倒嚴嵩的朝鬥勝利者。但高拱是隆慶帝的恩師、裕王府的講官。

隆慶帝最終選擇相信恩師高拱的判斷,於是欽點了戚繼光去西北戍邊,要俞大猷留在東南。

徐階見高拱和自己唱反調,還深得皇帝偏愛,最終用了高拱的建議,心下不悅:我才是首輔大臣,我不要面子啊。

而高拱覺得,你是嘉靖年間的首輔大臣,我是當今天子的老師。一朝天子一朝臣,按照內閣的潛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