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節,回到老公自宮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千戶,就差娶老婆了,我和魏大夫兩情相悅,我要娶她過門。”
木指揮沉吟道:“這個……魏大夫的人品和本事自不必說,唯一的缺點是個寡婦,外頭風評也不好,你娶了她,怕是很多人指指點點,不得安寧。”
汪大夏說道:“世人如何看,我們都不在乎,反正他們都不敢在我們面前說出來,我們關起門過小日子,管他春夏與秋冬。”
上一次公然羞辱魏采薇的三個人,吳蓮池,卜堯廉和陸仁佳已經被汪大夏剝了衣服,在雨中游街,“美名遠揚”了。
汪大夏說一不二的性格,木指揮最清楚了,說道:“你父親那邊,我寫信為你們說和,其實你和鄰居來往密切,他早就有了猜疑,以為你年少輕狂,圖一時新鮮,過陣子就沒事了。你既然決意要娶,縱使諸多不滿意,你父親應該不會用父子決裂的代價來反對這門婚事,反正他人在江西,眼不見心不煩,應該會同意。”
汪大夏當場跪下了,“謝木叔叔成全。”
作者有話要說: 三年之約,八月二十三日到期,快了。
第183章 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由於汪大夏催的急, 木指揮假公濟私,將說家事的信件以百里加急的軍事情報送到了遠在江西的汪千戶手中。
汪千戶正在鄱陽湖上操練水軍,自打他兩年前外放到此, 就狠抓軍事, 把只曉得屯田的衛所士兵召集起來訓練。
汪千戶此舉得罪了很多人, 江西乃是內陸地區, 不像西北邊境蒙古連連進犯、也不像東南沿海鬧倭寇, 這裡承平日久, 只在四十多年前,江西南昌的寧王謀反時亂過幾個月, 那時候大明的皇帝是正德帝, 正德帝御駕親征, 從北京來到江南。
但那時候大明有個叫做王守仁的能臣橫空出世,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了寧王的叛亂, 此時御駕親征的正德帝還在半路上。
所以,這裡安逸太久了,江西都指揮使司所轄的十幾個衛所四十多年都不見血, 只曉得屯田種地,和普通農夫差不多,毫無血性, 刀劍都生鏽了,連盔甲都沒有。
結果就是兩年前被戚家軍追殺的倭寇們逃到江西,九個倭寇就能拿下一座小縣城, 你說氣人不氣人?
汪千戶是個腳踏實地的武官,被外放到了江西當指揮同知,除了監視嚴嵩嚴世蕃父子的動向,他還大刀闊斧的革新弊端, 把士兵們從農田裡趕到校場裡操練,教授拳腳武功、訓練陣型,讓士兵有起碼的戰鬥力。
士兵們叫苦不迭,原本他們只需要把地種好,交給衛所一部分,其餘都是自己的,加上軍餉,一起養家餬口。現在又要種地,又要抽空訓練,實在太累了,地也種不好,各大衛所收入減少,怨聲載道。
但是,汪千戶的後臺是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成國公朱希忠,誰都不敢惹他,怨歸怨,只要汪千戶召集士兵,各大衛所還是要士兵們放下鋤頭,拿上刀劍去練兵。
現在八月,正值秋收農忙的季節,汪千戶又在鄱陽湖訓練水戰,一支支箭綿軟無力,射到湖水裡的箭比射到戰船上假象敵稻草人身上的還要多。
輪到火炮攻擊了,無一命中,一個個炮/彈射進水裡,不是打仗,倒像是在炸魚。
這樣下去只會浪費弓箭和火炮,汪千戶看得心頭火起,命令手下提前鳴金收兵。
幾聲鑼響,演習結束,士兵們紛紛跳進湖水裡搶炸出來的大魚,毫無求勝的**,一切都只是一場遊戲。
看到這糟心的一幕,汪千戶無可奈何,正好傳令兵將加緊的信件送過來了,汪千戶還以為是大都督李希忠有什麼新的指令,趕緊開啟一看……
額,更糟心了!兒子鐵了心要娶鄰居家的小寡婦。
汪千戶先是要撕扯信件,把碎片,扔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