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回到老公自宮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汪千戶是父憑子貴。
汪大夏不便明說,無論是白蓮教還是栽贓陷害嚴世蕃通倭,都不能讓父親知道,知道的越多越麻煩,說道:
“去年父親丟官,是因為兒子得罪了嚴世蕃。現在嚴家倒臺了,自是要清算一批人,騰出空位來,將蒙冤的官員頂上,以示補償。”
汪千戶說道:“可是我去年治家不嚴、放印子錢是事實,並不是冤枉。被嚴世蕃整治的家破人亡之人比比皆是,我的下場還算好的,為何偏偏啟復我?”
汪千戶有自知之明,他是個快五十歲的武將,體力和武力都在走下坡路,又不是文臣可以幹到七八十多歲,又不能熬夜了,還能幹什麼呢?
汪大夏含含糊糊的,“有官做還不好嗎?您就甘心從此以後在家裡帶弟弟?我如今在錦衣衛混的還不錯,將來官位爵位我自己去掙,家裡的爵位我不要了,讓給大秋。”
汪大夏覺得,將來他和魏采薇結婚,父親這個老頑固未必答應,反正不管家裡答不答應,他都要娶了她,搬出來單過,不想讓大家庭控制小家庭,最好就是不要利益上的瓜葛。倘若靠著家裡,就得家裡的話。
爵位和錢都自己掙,腰桿才挺得硬,有我行我素的資格。
汪千戶惱了:“為父需要你教我做事?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弟弟不會和你搶,你何必說這種反話來試探我。”
汪大夏再也忍不住了,“我說不要就是不要,父親若不信,我現在就寫個放棄家產爵位的字據。”
見父子兩個又要吵起來,木指揮連忙把汪大夏拉出去,“一路風塵累了吧,趕緊回去洗洗睡了。”
汪大夏回房,把他積攢的銀子還有地契拿出來翻了翻,田地不能賣,將來過日子要用,銀子只夠買一座普通的民居,也太委屈魏采薇了。
老婆本真是難賺啊。
次日,兵部的調令就來了,汪千戶得了一個外放,去江西都指揮使司當副指揮使。
比以前的官還升了兩級,雖然是外放,不在京城,但對於汪千戶而言,是個莫大的機會,連忙準備行李,把小兒子汪大秋也帶著一起赴任。
沒想到自己剛回家,親爹就要外放當官了,汪大夏忘記了剛回家和父親的不愉快,特地請了一天假,去送父親和弟弟去通州港坐船。
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叫住他,說道:“知道你父親為何這麼快就啟復嗎?”
汪大夏說道:“因為標下這次江南之行立了大功。”
朱希孝沒想到汪大夏如此自我感覺良好,往自己臉上貼金,自信過頭,一噎,說道:“你出生入死立大功,當然是你自己受益,下個月你就能夠升千戶。是李宜人對我大哥說,你父親是個人才,被前妻拖累才丟官,剛好五軍都督府有幾個空缺,我大哥就把他調到江西去。”
大明所有的衛所都歸五軍都督府管轄。
汪大夏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根本就不是他的面子!是李宜人把父親當成了未來的親家,跟親家李希忠打個招呼,父親才得以這麼快啟復!
李希忠是老牌勳貴成國公,執掌五軍都督府,是陸大小姐的公公,原來父親啟復靠的是裙帶關係啊!有權有勢就是不一樣,談笑間,就決定了普通武官的仕途。是生是死,都是別人一句話的事情。
汪大夏感嘆萬千,李希孝說道:“你父親性格比較直,有些話我就不彎彎繞繞的說了。你回去轉告你父親,他在江西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江西都指揮使司聽五軍都督府的話,不能被當地勢力架空,要留心培養自己的人。另外,要監視嚴嵩和嚴世蕃父子的動向。”
汪大夏說道:“標下明白了。”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嚴黨被推翻,但是餘威尚存,尤其是嚴家的家鄉,勢力盤根錯節,嘉靖帝把兩人貶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