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章 大軍出征,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馬匹的需求則是持續性的。
於是剛遷徙到渤海郡和河間國的一部分善於養馬的人,又再次被遷回了幽州。
......
袁譚對於這些內政瑣事,並無太大興趣,他往往是把大的方向定好,剩下的也就交給了麾下州牧府。
待各種方案細化之後,他會再次批覆後,在三州內執行。
至於冀州,聽說袁紹已經開始銳意改革,不斷的向青州學習。
......
在幽州開始煥發生機的時候,袁譚所部兩萬騎兵已經來到了獷平縣。
此次出征鮮卑,隨行的除了賈詡、典韋、許褚、張遼、文丑、徐晃、曹仁,還有劉和、閻柔、鮮于銀、齊周、尾敦、田豫、田楷、蹋頓和難樓等人。
蹋頓在得知遼西老家被抄之後,也是果斷的選擇了投降。
獷平縣,位於燕山山脈之中,在後世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密雲水庫東北的石匣村附近。
再向東北走十餘里,便是大漢此處邊境的最後一個縣——傂奚縣。
在傂奚縣東的山巒之上,有一段近似廢棄的長城。
沿著後世的琉辛路、密古路再匯合到京密線,再到京承線......
向著東部鮮卑大人闕機的駐地白檀趕去。
白檀在後世的位置大約在灤平縣附近。
一路上雖說左右山嶺光禿禿,雜草稀少,但大路上倒也能奔馬。
不過也幸好有一眾本地幽州人帶路,不然的話,袁譚到了此處,雖說不是睜眼瞎,但也差不太多。
此時大軍迤邐前行,眾將大都圍在袁譚的身邊,一邊走,還要縱馬到一些山嶺處前後眺望。
“某年少時曾先被烏桓人俘虜,好不容易學了胡話逃出,結果又撞到鮮卑人。”
閻柔一邊帶路,一邊感慨萬千。
鮮于銀忽然道:“數年俘虜生涯,反而使得烏桓、鮮卑人都親近於你,不然也不能殺死與公孫瓚親近的護烏桓校尉邢舉!”
聞言,閻柔的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其並沒有發作,而是道:“昔日所求,不過是活路罷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烏桓人、鮮卑人何嘗不是忿恨邢舉久矣,恰巧雙方目的相同罷了。”
賈詡忽然淡淡開口道:“你們昔日所為,皆是叛賊,按律皆當族滅。
公子仁德,有所憐惜,兼要討伐鮮卑,才徵辟爾等於獄中。
今既然為公子之臣,便要勠力同心,豈能還相互攻訐?!
如此前途坦蕩,若是因一時之忿,壞了大事,全族不保,死無葬身之地豈不可惜!”
聲音雖然不大,卻是字字清晰。
聞言閻柔、鮮于銀等人自然唯唯連聲。
袁譚笑道:“文和,他們現在都是袍澤,不必如此苛責。我們對待自己人,還是要如春天一般溫暖才是。”
這段時間的接觸,袁譚發現劉虞這幫手下的能力,確都不差。
都是有實幹能力的人物。
比方說閻柔,雖然說謀略可能不如賈詡,甚至不如鮮于輔,但卻是個頗有膽氣,且有眼色和決斷的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