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4章 不如早降,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狐奴縣,隸屬漁陽郡。
其具體位置在後世北京市順義區北府村前,呼奴山下。
說是呼奴山,其實也不過是一個略大的土丘。
在漢時名為狐奴山,位於狐奴縣東北方向。
此時秋季時節,太陽初升,天空湛藍,滿山遍野的金黃色樹葉美得令人窒息。
山下遍地都是金黃色的稻田,稻穗已經成熟,泛著同樣金黃色的光芒。
“這狐奴縣居然有水稻?”
此刻的狐奴山上,站著一排排計程車卒,居中是一名面容俊朗的青年將領。
“後漢初,漁陽太守張堪屯兵狐奴,開稻田8000餘頃。”
旁邊一人介紹道。
“當年,張堪擔任漁陽太守期間,在郡中狐奴縣境內開墾稻田,教會百姓種植水稻,百姓因此而殷富。
童謠唱道:‘桑樹多齊整,麥苗雙穗生,張太守來當政,老百姓樂騰騰。’
其文武兼修,在任八年,匈奴不敢來侵犯邊塞。”
賈詡道:“劉幽州當政之日,宜多關注民生,安撫烏桓人和漢人,使雙方相安。
只是不能制公孫瓚,其多次冒充劉幽州對烏桓人進行屠殺,以挑起雙方矛盾。”
“多謝軍師仗義執言!”
一旁的劉和拱手道。
他和顏良奪取潞縣後,稍稍休整,就接到了袁譚的軍令。
當即帶兵直撲狐奴縣。
可以說公孫瓚是個投機主義者。
也可以說他是鷹派,而劉虞是鴿派......
但劉虞少了公孫瓚也不行。
劉虞沒了公孫瓚,憑什麼來震懾烏桓人呢?
只能說劉虞的武備太差。
烏桓人好似藩屬一般居住在漢人之地,依舊採取原本的部落制。
後漢對烏桓人的控制,只到了部落大人這個層級。
“手段很重要,尤其是對付這些偏僻的胡人,胡蘿蔔和大棒,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拉攏分化,必不可少。”
袁譚點點頭,教導道。
“我們對烏桓人的管理一定要下沉,不能萬事都讓部落大人做主。
否則的話,但凡出一個野心家,都會掀起無窮的動亂。
當年的張純張舉之亂,若不是丘力居支援,他們敢亂麼?”
眾人盡皆稱是。
“如果我們的管理下沉到各個部落,甚至各個烏桓人。
那個時候,就算再有一個丘力居出來,恐怕第一時間就被自己人割了腦袋。
畢竟作為普通人,都是隻想過好日子,不想去打什麼仗。”
袁譚看著眼前無邊的金黃色水稻田。
“五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樣的日子不好麼?”
“公子所言極是,與民休養生息,才是牧守一方之道。”
“敲敲鼓,閻柔幾個人,還沒有睡醒麼?”
看城中沒有多少動靜,袁譚有些無語的揮了揮手。
“咚咚咚!”
隨著震天的鼓聲敲響,折騰了半夜的狐奴縣守軍終於情形過來。
不少人直接打個擺子跳起。
再向城外看去時,不少人的臉都綠了。
只見城外士一排排計程車卒,他們整齊的站立在不遠處。
他們腰胯環首刀,手握長矛,身披厚甲,氣勢凌人。
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銀光的刀劍,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他們的寂靜如林,每個人都神情肅穆,目光堅毅,士氣高昂。
夜襲加趕路,似乎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多少疲倦。
他們像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