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4章 怎麼這麼猛,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戲志才分兵劫掠的計策。

袁譚並沒有選擇拒絕。

對於一個合格的掌舵人,名聲只是工具,而不應該成為累贅。

不過在他皺眉苦思的時候,郭嘉顯然還是會錯了意。

他開口道:“公子,法和仁慈,那是對自己轄下子民的。

對於敵人,不好意思。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酷。”

荀攸亦道:“尤其是東海糜竺,其盜取了我青州很多東西,對於東海糜家的地盤,更應該大肆劫掠和破壞。”

聞言,郭嘉和戲志才不住的點頭。

賈詡趁著兩人點頭的時候,趕忙開口道:“我軍已佔有徐州兩國,和陶謙之間的攻守之勢已經轉換。

當此節時,還是要以消化彭城國和琅琊國為上。

畢竟去歲剛破曹氏得兗州,如今,又將琅琊國和彭城國收入囊中,威名遠著,軍勢強大。

若是憑藉琅琊國和彭城國內的豐饒物資,褒獎吏士、安撫百姓,使人們安土樂業。

則不需要多久,就可以更加的強大,到時候覆滅陶謙之輩,翻手之間而已。”

郭嘉點頭道:“陶謙垂垂老矣,麾下又有呂布陳宮和劉備糜竺等勢力,內部必然暗流湧動。

我們加大攻擊,三人必然緊緊抱團在一起對抗。

此次劫掠之後,不若我們先撤兵回去,如賈公所說這般發展內政,消化所得。

外部壓力不在,陶謙、呂布和劉備三人必然內訌。

與此同時,我軍北上支援麴都督,儘快掃平公孫瓚,恢復馬匹。

至於徐州這邊,則靜觀其變。

變成而後擊之,一擊可輕鬆定也!”

賈詡看了郭嘉一眼,心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汝要不要這樣順著我的話說,好像我和你一條戰線般。

不過,他也沒有辯解,乾脆眼睛微眯,準備先苟一波,看看狀況。

袁譚認真想了想道:“我們如果要撤兵的話,琅琊國和彭城國是決計不會還給他們的,一定要守住才行。

至於東海郡的六個縣,倒是可以留下三個,如此也好讓他們彼此相爭。”

荀攸等人的目光落到了沙盤之上。

東海郡目前已經攻佔的六個縣,戚縣、合鄉縣和昌慮縣位於東海郡的最西方,夾於魯國和泰山郡之間以及彭城國之間。

如此可以把三地連成一片,自然要留有兵卒駐守。

至於蘭陵縣、氶縣和陰平縣,則位於東海郡腹地,距離郯縣一日可到。

如在此留有兵卒防守,少則不足以防。

多則不足以讓陶謙等人內訌。

荀攸道:“我們先去劫掠東海郡、下邳國諸縣,然後再撤兵,並令精兵駐守琅琊國和彭城國,以待其變!”

戲志才也建議道:“留下兵士不可過多,守城有餘,而進攻不足便可。另外,東海郡我們即便撤走,也要把蘭陵縣、氶縣和陰平縣的百姓豪強全部遷徙到兗州。”

他畢竟是實用主義......

頓了頓,又補充道:“兗州四戰之地,縣多殘破,人口不足。徐州一向富庶,關中關西及豫州之人遷徙避難,多居於此,人口眾多。

若不遷走,陶謙年紀大,思鄉心切不足為慮,若是劉備或者呂布這等豺狼主政,則都是士卒來源。

我們把他們遷走,實際上也是在幫助他們避免兵災啊!”

最後一句本來是不想說的,鑑於有些人私底下說公子是名聲好處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

至於極少數人罵袁譚又當婊子又立牌坊,好像也是一個意思。

所以,不得不照顧下袁譚的感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