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3章 無稽之談,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垣縣在後世的河間之西,一個因驢肉火燒而聲名大噪的地方。
......
一番討論之後,確定好細節方略。
袁譚環顧左右,開始下令:“賈詡為留營司馬,徐盛為副將,負責操練士卒,連營防備,保護民夫開挖渠道。”
賈詡和徐盛上前領命:“謹唯!”
“荀攸率領本部兵卒,蔣奇為副將領兵五千,並民夫數萬,開挖渠道,運送糧草等。”
荀攸和蔣奇出列道:“謹唯。”
“傳令麴義,令他出兵繞過鄚縣和易縣,與拒馬水之北建立營寨。
若公孫瓚大敗,則必須將阻隔在拒馬水之北,不能讓他逃回易縣。”
“唯!”
袁衛接令。
......當一系列命令下達之後。
太史慈、張遼、文稷、徐晃、曹仁、王門等人傻眼了:“公子,怎麼大家都有令,唯獨某等沒有軍令!”
袁譚微微一笑,抬頭看向遠方:“爾等先秣馬厲兵,此戰,我們不但要圍殺公孫瓚,還要兵發遼東,飲馬樂浪郡!”
打烏桓人的理由想好了——假道伐虢!
你借道我就真伐虢。
你不借道,我們是盟友,你居然不借道!
......
太史慈以為真的要的打遼東,頓時眼神亮起,建議道:“公子若要兵發遼東,末將建議徵辟一人從軍,調來一將隨行!”
“何人,何將?”
袁譚饒有興致的問道。
太史慈抱拳道:“歷城城門校尉劉政,他昔日躲在遼東,對遼東地理山川及人情風俗多有了解。
其隨軍可知地理。
另外就是名士邴原,其年輕時與割席斷義的管寧齊名,後前往遼東避難。
當年某曾多受其恩惠,後來也是受其委託,才護送劉政返回東萊郡。”
割席斷義......
袁譚點了點頭,道:“喏,徵辟邴原這事,就交給子義了。
至於劉政啊,想當初汝護送他來投軍,隨後便要離去。
我們三人可是一起許下承諾,要追尋大義。
如今大義在即,劉政倒是被我二人丟的有些遠了。”
說到這裡,袁譚和太史慈都豪邁的笑了起來。
“傳令,調城門校尉劉政前來隨軍!”
對於邴原,袁譚不是太熟。
但另外兩個人卻很熟悉。
管寧、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
因為“割席斷交”這個典故。
管寧和華歆更出名。
說是管寧、華歆兩個人坐在一個席子上看書,門口有個達官貴人經過。
華歆跑出去看了一眼。
回來之後,管寧就把席子割開,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當初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少年的袁譚等人不禁為管寧的節操所震撼和仰慕。
但成年後歷經社會磨難,回頭再看,就呵呵了。
尤其代入華歆,更是我去年買了表。
老子不過出去看了個熱鬧,回來就被釘在了當代和歷史的恥辱柱上。
下次有這樣的朋友,可真的需要離遠點。
不然分分鐘送你個成語,遺臭萬年。
而且當時一龍,龍頭是華歆,龍腹是邴原,而管寧是龍尾。
管寧這番做派,有沒有嫉妒心在其中呢?
畢竟管寧是真正有淵源的世家大族,而華歆不過是個小家族,憑什麼你是龍頭,我才是龍尾......
從後來華歆的人品上看,其並沒有多少低劣之處。
清正廉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