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劉備的戰略規劃,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一人需要安撫。
陳珪說的是騎都尉臧霸。
琅琊國一戰,臧霸元氣大傷。
不過,雖然只有他和孫觀孫康逃回即丘縣,但兩人的勢力本就是最大的。
如今在即丘縣收攏敗兵,嘯聚的敢戰之士,也有一萬眾。
這麼多人駐守一個縣城,綽綽有餘,足以作為東海郡的屏障。
只要後續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抵擋三萬大軍不在話下。
最關鍵的是,萬一其投降袁譚,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三人一番商議後,便表臧霸為琅琊相。
反正整個琅琊國都在袁譚的手中,你臧霸只有即丘一個縣。
如果攻略下整個琅琊國,做到實至名歸,那是你臧霸有本事。
這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是一個套路。
至於孫觀,則由騎都尉變成了琅琊都尉,而孫康升為騎都尉。
官位給了,實在的好處,也不會少,糧草、刀兵器械之類。
當然了,給臧霸的刀兵器械,肯定是糜家軍淘汰下來的。
目前從青州偷運回來的,和仿製的,只在糜家軍中裝備,劉備那邊供給的也僅有幾千具。
這已經把劉備樂的喜怒開始形於色了。
臧霸那邊處理好,接下來就是陳珪。
陳珪家族的大本營在下邳。
這本就是陳珪陳家的勢力範圍。
如今如此大的擁立之功,自然還要有其他的好處。
給了糜竺一個東海郡......
目前的下邳相是笮融,出於對丹陽派系還是拉攏狀態,這個下邳相暫時不能動。
所以三人商議後,把廣陵太守趙昱調回州治任治中。
陳珪的中子陳應,則外放為廣陵太守。
如此,其實就是下邳和廣陵,都“落入”陳珪陳家的手中。
糜竺雖然心中嫉妒,但也知道取捨。
至於陶謙的兒子陶應,按照劉備的想法,為了避免落人口實,而出於對陶謙的尊敬。
要把安東將軍的名號給陶應,並讓其兼著徐州別駕。
這個,劉備心中自然存有用陶應拉攏丹陽派系,進而用丹陽派系制衡糜竺和陶謙的想法。
畢竟徐州現在就剩三個郡,還被你兩家瓜分完了。
感情我劉備就落個徐州牧的名頭,還要繼續當門板。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陶應不知為何,堅決不同意出仕,並堅持要回丹陽老家。
於是在陶謙的喪禮之後,便扶著陶謙的靈柩,開始返回丹陽。
對於這些事情,劉備也不好太過強勢。
畢竟他就手下幾千兵卒而已,還是客軍。
現在要糜竺和陳登出錢出糧出兵,自然要給足夠的好處。
如果袁譚在此處,肯定會說新的徐州公司成立,糜竺和陳珪兩家大股東幾乎掌控著百分之九十的股權。
而劉備則是被他們請過來的,擁有自己團隊的職業經理人。
為了安撫劉備這個總裁,所以給了一些股份和部分決策權。
整個過程,都在三方之間不斷的平衡。
......
徐州的治所,原本在彭城國的彭城。
陶謙死在郯縣,現在彭城國又被袁譚搶了。
而郯縣太過靠後,不利於後面的軍事行動。
於是三人把徐州新的州治所,定到了下邳國的下邳縣。
同時,陳家也會召集各大家族,遴選六千族兵給劉備。
這一次,對於劉備,陳家和糜家可謂是全力支援。
徐州錢糧富足,再加上兩大地頭蛇支援錢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