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9章 何曼罵娘,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城縣,(原名汝墳)遺址位於後世平輿縣西南17.5公里的老王崗鄉興旺店村委之劉莊、朱岡村一帶。
北靠汝河故道,東毗漢代大型水庫鴻隙陂,北城垣長約500米,南城垣長約1200米,南北寬1200米,呈梯形。
遺址內多見漢磚殘塊,出土有一些古井、漢磨、小件銅器、玉器、古幣等。
南有漢墓群,當地號稱“十八冢”,是安城籍世家豪族的塋地,已盡掘毀。
但在此時,安城縣的縣城,還是一個繁華的大城。
城內精兵一萬,青壯族兵三千。
李通約談了所有的安城豪強大族,和他們詳談了袁譚的一些做法。
在袁譚的麾下,只有頂層和底層,這兩部分人會獲得權力,另外,前期投靠袁譚的也會獲得權力。
在青州之外,袁譚不斷的把徐州、兗州和幽州的人遷徙來遷徙去。
在這個過程中,普通底層無所謂,跟著遷徙,那還有糧食吃,到了地方還有田地分。
但對於豪強來說,就比較慘了,遷徙的過程中,所有的家產、田地、僕從都沒了。
到了新的地方,雖然能分來十幾畝地,但那豈不是變成了黔首。
如今袁譚進攻潁川,雖然還沒有遷徙,但那是因為那還沒有拿下整個豫州。
拿下豫州之後,他們這些人就會淪為黔首。
在他的勸說和講解下,安城及其附近的豪強大族,都拿出了各自的能量。
在安城的西方四十里是北宜春,西南二十里是慎陽縣。
兩城各有族兵四千,及李通兵一千駐守。
安城縣距離後世的平輿縣四十餘里,但距離現在的平輿縣城,大約一百里,隔著兩條河。
原本李通是想過河的,但過了汝水和平輿縣之間,並無城池。
所以他在固守安城縣的時候,也在收集船隻、打造船隻,並修建一半的浮橋。
這日,西方很不寧靜,漫天的塵土和喧囂,不時的傳來。
看情形,袁譚動兵的方向是上蔡城和安城之間,李通心中疑惑,此處並無城池,仔細思量後覺得,袁譚是想切斷兩個城之間的聯絡。
至於截殺張繡等人,李通是想也沒有想過的。
首先張繡帶的西涼兵是以前的正規軍,鎧甲刀兵齊備,戰力比他還彪悍,又有兩萬賊寇。
三萬人據守上蔡縣城,糧草充足的情況下,就是十萬大軍也休想輕易攻下。
就如同平輿縣,袁譚大軍雖然攻城器械齊備,但也沒有立即強攻。
但心中難免驚疑,於是李通派出了百餘名斥候。
到了下午,回來三四匹馬。
驚怒之下,李通卻是不敢再派出斥候。
在南北對戰的情況下,南方最吃虧的便是在斥候上。
北方充沛的馬匹資源,一群群騎在馬背上的牧民,擁有無可匹敵的哨探能力。
而南方,只能困守在城池和堡壘之中,或是結著整齊的隊形前進。
像李通這樣,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派出去百餘斥候,金貴的馬匹就回來三四匹。
馬匹的數量、質量、騎馬的技術,都被全方位的碾壓。
......
如果袁譚在這裡,可能會有種打紅警的錯覺。
袁譚有間諜衛星,而且附近隱藏著不少的飛行兵。
可以說是全視野。
而李通,卻只能守著一座基地,在基地之外,兩眼一抹黑。
唯一幸好的是,城中還有足夠的糧草,不需要出門採礦。
二更的時候,李通還沒有睡,他一直心中惴惴,此刻站在西城門的門樓上,眺望著西方,那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