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9章 設伏公孫度,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餘國王城之南,山巒連綿起伏。
山與山之間,與湖泊、河流之間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山水畫卷。
遠看深青如墨的湖水,待到跟前,卻是極為清澈。
趕路疲勞計程車卒們,直接把水袋放入湖中,灌滿後先咕嘟嘟喝一氣,然後再再次灌滿。
沿途還有眾多壯麗的瀑布。
從高山奔騰而下,水花四濺,聲勢浩大。
再遠些的樹林,密密麻麻,鬱鬱蔥蔥。
也有些山民隱居在山溝之中。
看到大軍過境,早舉家爬上山去。
“主公!”
陽儀經常來往於扶餘國和遼東之間,對路途極為熟悉。
“這個地方,叫西山灣,在東側還有一條路,沿著太平嶺,穿過狐頂山的山腳。
那裡也有一條河水,名為滿水(後世岔路河),沿著此水北行,可直到馬鞍山(吉林馬鞍山,非產鋼的馬鞍山)下。
再沿著山腳行走,不過百餘里便可直達扶餘國王城。”
公孫度陷入回憶,道:“汝這樣一說,我倒是想起,這雙芽山中倒有一個大湖,因為岸邊山腳下長滿栗子,故名栗子湖。
那水墨綠如玉,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陽儀笑道:“主公好記憶啊,當地扶余人好像喚作星星哨,一個湖泊叫哨,也是無知啊!”
“哈哈哈哈!”
公孫度也笑了起來:“當初嬌兒嫁到扶餘國時,我心中掛念,便親送到馬鞍山下。
那尉仇臺帶我去看那榛子湖,還吃了幾鍋魚湯,最是鮮美。”
王烈建議道:“既然如此,是否改道從此處前行。”
公孫度想了想,道:“我大軍四萬,輜重馬車舟船無數,從山溝中行軍,一旦中伏,前後不能相接,勢必大敗。
自青水沿岸而行,道路寬敞,且鮮卑人和袁譚大戰,也不是三日五日能夠決出勝負的事情。
還是按照之前的商定,沿著青水前行吧!”
眾將領命,大軍繼續沿著青水迤邐前行。
王烈看著兩岸起伏的宛如丘陵般的山脈,和沒有盡頭的森林,皺眉道:“還要多久能走出這塊山地。”
陽儀道:“長史放心,這邊山峰不高,且道路寬敞,若要走出山地,大約三十多里。
只要出了斷頭山子,前方便是一片平原。”
“斷頭山子?”
王烈口中嘀咕著,眉頭越來越深,忽地縱馬到了公孫度面前,道:“將軍,今日天色已到午時,不若在此安營下寨,並派前鋒穿過此處山谷,到前方探知鮮卑人的情況。
明日一早有了訊息,我等大軍再穿過此處山谷,方為安妥。”
公孫度疑惑道:“此處山谷僅三十里,我大軍加快速度,正好可以出了山谷,安營,何故在此停下呢?”
王烈道:“我若知將軍來,必在前方山谷中埋下伏兵,待大軍進入谷中,便封鎖谷口,從腹背出擊,如此四萬大軍如無頭蒼蠅,前軍若不能處出谷外,則死無葬身之地也。”
陽儀不在意的說道:“如此豈不貽誤戰機,鮮卑人騎馬搶掠還行,我可沒聽說他們還會設伏,哈哈,他們恐怕連這條路都不知道。”
王烈並未看向陽儀,而是看向公孫度,道:“這是某的一個想法,早一日出谷,晚一日又有何妨?
若是鮮卑人,確實不需提防,但若是袁譚等人在此呢?”
“哈哈哈哈哈!”
聞言,陽儀等人不由得大笑起來。“長史何故說笑啊,那袁譚不過一萬精兵,壓制百萬扶餘國人已是捉襟見肘。
更何況是五萬鮮卑人!!
五萬鮮卑人,戰馬十萬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