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休整再出發,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部落大人有沒有投奔漢人,鬼知道啊!

大軍先是抵達了後世的隆化縣,再沿著現在一個名字古怪的小河,後世名為伊遜河的河流,到達了後世的圍場。

然後調轉方向向東,同樣沿著一些不明的小河前行。

在大軍行進了一千二百多里後,種地抵達了一塊非常平坦的草原。

此處在後世頗為出名,原名烏蘭哈達,後改為赤峰市,還曾經作為遼的都城。

屬於內蒙古區域內的中心城市。

此刻還僅僅是一片草原,上面零星的駐紮著比較小的鮮卑人部落。

鮮卑人和烏桓人一樣,都是實行的部落制,只不過鮮卑的部落稍稍偏大些。

就如同闕機麾下的勇士,同樣是從各個部落中抽掉出來的。

相對來說,部落和宗族有點像。

只不過宗族更大,更雜,在經過不斷的戰亂,宗族的影響力急劇降低。

只有一些大的宗族,或是有強力人物的宗族,才擁有更強的凝聚力。

而大多數的宗族,都被打散。

目前鮮卑人的部落,倒是維持著正常,有大的部落,抽勇士數百人。

有小的部落,抽勇士數十人,乃至數人的都有。

這種出征,和之前闕機拼命不同,小孩和婦女不會再序列。

而勇士也根據體格、戰鬥能力做了一個選拔。

對於後續鮮卑人的管理,袁譚的想法依舊是打散,漢化。

漢化,主要是語言和教育層面,至於鮮卑人怎麼穿衣服,剃不剃光頭,吃什麼東西,則沒有強制要求。

就比如說,鮮卑人出征,攜帶的幾乎沒有乾糧。

都是乳酪、肉乾等物,只要在河邊趕路,餓了啃幾口,再灌點水就行,

這種情況下,也難怪大部分鮮卑人活不時間長。

而且每個鮮卑人攜帶的肉乾和乳酪數量也不同,

有的家裡富裕些的,帶的就多。

有的家裡貧困的,帶的就少。

至於好還是差,那就要完全看,帳裡那位的手藝了。

反正是亂七八糟,什麼都有。

就好像後世大家一起去徒步般。

當然了,他們現在既然成了袁譚的兵,各種套路就規範多了。

由於鮮卑人都成了俘虜。

在袁譚這邊,成為俘虜後,就類似於後世的集中勞動和學習。

勞動就可以兌換到一定功勳,功勳達到一定數量,且漢語學會之後,就會獲得漢人的身份。

這個時候,就可以繼續勞動,獲得錢糧,用來購買土地和田宅。

有了數萬的鮮卑人,乳酪、肉乾的製作,就像是類似流水線的作業。

然後每個勇士分多少乳酪,分多少肉乾,就有了定數。

漢人騎卒中,也有不少喜歡乳酪的,也需要相當的部分。

至於飲水方面,大軍行進基本都是沿著河走,如果沒有河,斥候就會放出去幾十裡找水。

在這方面,鮮卑人本就是專家。

不過袁譚軍中喝涼開水的習慣,卻是早就貫徹下來的強制要求。

就算是輕裝簡從,鐵鍋也是要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