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軍議變政議,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著眾人的誇讚,諸葛瑾面上並無驕傲,神色反而愈發謙恭。

袁譚看著諸葛瑾,自知先前受三國演義影響小看對方了,於是問道:“子瑜胸有韜略,願為何職?”

一個管立法的治中大夫,在軍略上侃侃而談,顯然對本職工作不是很滿意......

諸葛瑾急忙躬身道:“瑾得公子大任,夙興夜寐,不敢有忘。

與孝先教,方知才疏學淺,難堪治中大夫重任。

情願為一縣之長,以增添歷練,才好為公子盡心。”

“好!”

袁譚點點頭,讓諸葛瑾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年輕天天搞法例條文,確實有點難為對方。

畢竟是年輕人麼!

袁譚的手指在沙盤上移動著:“我曾許諾黔陬令王典,以其兄王誼和王融為朱虛令和平昌令。

你既願為一縣之長,我便許你安丘令,即日便可赴任。”

“唯!”

諸葛瑾頓時大喜。

一縣之令,不但可歷練自身增加經驗,更是一縣主持,可盡情展現才華。

這是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才有的資格。

而且,這個位置,他要打回老家去。

其實目前青州很多縣的人口並沒有超過一萬戶,袁譚封很多人為令,實際上屬於高配。

......

諸葛瑾拱手之間,目光看向了琅琊國,他自是領悟到袁譚的意思。

以琅琊國王家和諸葛家為縣令,遍佈琅琊國的北部,下一步要做什麼......

大公子之心,路人皆知啊!

見狀,毛玠苦著臉道:“大公子,青州草創,治中事情本就繁多,條文多有刪改數遍。

原與諸葛子瑜兩人主事,都已捉襟見肘,現子瑜又為安丘令,治中實在無法支撐啊!”

袁譚笑著看向郭圖:“長史,還有賢人舉薦?”

兩鬢斑白的郭圖出列道:“稟公子,圖自任長史以來,每日處理政務,深感治法之重要。

且我郭家世代治法,已有兩百年,圖更是多有鑽研,年青時更在潁川太守陰修下為計吏,也算是頗有些見地......

如今青州百廢待興,正是圖一戰才學的時候。

圖願自薦為治中大夫,為公子,為青州治法。”

袁譚:“......”

你去了,長史誰來做?

這時,孔融有些懵,他小聲的問:“這,這不是軍略議事麼?怎麼談的都是政略了!”

法正朗聲回道:“文舉公勿憂,區區壺壽,大公子揮手可破。”

孔融:“......”

老夫什麼時候憂慮了?!

老夫談笑自若好不好?

老夫只是看你們走偏了,提點一二!!

......

另一側,袁譚已經同意了郭圖的想法:“公則若治法,當舉薦一人為長史。”

郭圖拱手向東方道:“諸葛北海,深孚眾望,才學堪配,可為長史!”

好嘛,諸葛玄要是做了長史,誰做北海相呢?

沒等袁譚發問,郭圖又拱手道:“高文惠文武雙全,頗有才幹,可為北海相。

關中法家亦是治法大家,法正可為督郵從事。

阮瑀可為主簿。”

青州負責人事的功曹是賈詡,因他常年在外奔波,實際上也就有長史郭圖兼著了。

此刻薦人,倒也不是僭越。

另外,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建議,顯然郭圖是經過考慮的。

袁譚稍一思索,便明白過來。

郭圖是在制衡。

因交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