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龍湊之戰,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出其中的道道,畢竟縱橫涿郡和巨馬水兩次大戰,打的他都有些懷疑是不是公孫瓚和劉虞放水......
忽然發現旁邊有個文士目光鑠鑠,一副好奇的樣子,頓時明白過來。
公子這是要帶新人啊......
也是啊,公子畢竟是青州牧,打仗啊,謀略啊,不能總自己上......
於是賈詡詳細的解釋道:“公孫瓚之兵多精騎,來去如風,若是渡過絳水,豈不是正可縱橫。
兩軍隔河相望,原本都不敢輕易渡河。
尤其袁軍,更要據河防守,半渡而擊。
袁公卻大怒主動渡河,鏖戰雖敗,但已然可以據河而守。
但袁公之軍,卻潰敗十數里,正好給公孫瓚軍渡河留下空地。
以老夫觀之,袁公定是要聚殲公孫瓚軍於絳水之西!”
說著,賈詡指向了沙盤上的一個位置——龍湊鄉。
龍湊,在渤海郡東光縣內,絳水之西。
在後世,也是東光縣的西側,德州市的東北。
原本的偏僻之地,此刻因為公孫瓚和袁紹軍的對峙,變成了天下的焦點。
雙方十餘萬大軍集結於此處周遭,調兵遣將。
各種戰術、計謀層出不窮。
東漢末年又一場史詩級的大戰,因為沒有史官的記錄,而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只留下隻言片語供後人以無限的想象。
無論是故安縣加巨馬水一戰,還是龍湊之戰。
就戰爭的藝術和規模,都不輸於歷史中的漢末三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只不過為尊者諱,魏國的歷史會極力的貶低曹操的故主袁紹。
而蜀國的擁躉,則近可能的降低公孫瓚對劉備的影響力。
......
龍湊,公孫瓚的大帳中。
公孫瓚眉頭緊鎖,眼神兇狠的盯著沙盤。
巨馬水一戰,他一雪前恥,直接把戰線拉到了冀州的中部。
在搭配青州的田楷和劉備,又傳信陶謙、袁術。
原本形勢一片大好。
但自袁譚進入幽州後,就沒有一個好訊息傳來。
涿縣被破,故安縣被破,遒國縣被破!
若不是劉虞令烏丸人出兵對付袁譚,故安縣被破的結果,他絕對承受不住。
接著,烏丸人被殺得大敗虧輸,還被築了京觀。
不對,這算是一個好訊息,畢竟此戰劉虞的威信大打折扣,而且與袁紹之間的關係也會惡化!
“袁術和陶謙有什麼動靜?”
公孫瓚看著眼前的沙盤良久,終於想起了他的兩個盟友。
躲在一邊的公孫範見沒人說話,只能硬著頭皮上前道:“自年初孫堅被殺後,袁術就處於絕對劣勢,被劉表打的大敗虧輸。
不過聽說最近收了原幷州軍呂布等人,擊敗了劉表前軍,應該很快就能獲勝!”
“哼,這些袁家人,空有錢糧名聲,卻不知兵!
若是沒有麴義,我早據有冀州了。
袁術有孫堅,便能壓制劉表,死了孫堅,立即被打的灰頭土臉。
現在真是走了狗屎運,居然收了呂布那廝,想來應該很快能擊潰劉表了!”
公孫瓚有些忿忿,又有些欣喜。
他和袁術、陶謙三人結盟對付袁紹。
結果袁術和劉表在下路對打不分勝負,中路陶謙被袁紹的麾下曹操和兒子袁譚痛扁。
上路的他,因為不慎敗了一次,但隨即就再次大勝。
眼看著要平定冀州,結果被中路的袁譚偷襲了老巢。
“陶謙呢?還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