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南北通吃,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
一處大帳中,長史關靖長身而起。
旁邊一位身上官服穿搭整齊的漢子也是一臉的驚訝。
看到這一幕,傳令計程車兵,只得再次重複一遍:“袁譚於河岸邊以戰車設龜殼陣,引誘烏丸人來攻。
一戰斬殺七千眾,並馬頭與七千烏丸人屍體,於巨馬水北岸築成京觀長牆!”
關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向旁邊的官服漢子,道:“平難中郎將,此子必是借用了我等涿郡武庫中的強弩,方有如此戰績!”
平難中郎將,正是鼎鼎有名的黑山賊寇張燕。
張燕原名褚燕,太平道之亂時,張燕聚起少年,以響應大賢良師張角。
轉戰山水之間,聚約有萬眾。
後投奔“將軍”張牛角,在張牛角死後統領二人部眾,並改名張燕。
後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
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
畢竟五行山連綿蔓延甚廣......
再後來,因楊鳳被拜為黑山校尉,張燕乾脆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
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
且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
這個時候,從明面上說,張燕已是朝廷認可的正式官員。
擁有黃河以北,五行山(太行山)山區的管轄權。
也就是說,中山國的北部、常山國的大部分,以及趙國和魏郡的東部,都屬於張燕的管轄範圍。
其佔據了冀州四分之一多的領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遷都於長安,天下紛紛起兵討伐,張燕也帶著他的部隊與各路諸侯結盟。
隨後袁紹的勢力介入冀州,就不可避免的與張燕發生了衝突。
當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時,張燕果斷與公孫瓚結盟,並派部將杜長等人帶兵幫助公孫瓚。
(張燕所轄領土範圍包括趙雲所在的常山國真定縣。
也就是說,趙雲帶吏兵和義從去投奔公孫瓚,有一定機率是張燕委派趙雲去支援公孫瓚的。
這次杜長等人中,有可能就包括了趙雲)。
......
所以,張燕一向以朝廷命官自居,走到哪裡都是一身的官服。(而不是很多遊戲中一頭黃巾的打扮)
此刻面對有些驚慌的關靖,張燕淡淡一笑,他捋了捋齊整的鬍鬚,開口道:“長史勿憂!
袁譚豎子,殺我大將杜長,又劫走公孫小將。
某自當與其血戰,豈有退縮之理?”
見張燕沒有被驚退,關靖方才點點頭,道:“公孫將軍已有來信,稱田楷已率軍北上。
將於渤海郡北,巨馬水下游處開挖水道引走水流。
屆時袁譚所部必將擱淺,我等可趁機掩殺,兩面夾擊!”
“好!”
張燕長身而起,“某等要加快進軍了!”
......
廣陽郡,薊縣。
鮮于輔等人快步向州牧府走去。
他的族弟騎督尉鮮于銀緊隨其後。
“大兄,出了何等事情,怎麼如此緊急?”
鮮于輔頭也不回的說道,“聽說烏丸人進攻袁譚船隊車隊,被殺七八千人!!”
“什麼?!”
鮮于銀大吃一驚,“烏丸人一人多馬,來去如風,尤其難樓最是奸猾,怎麼會被殺如此之多?”
鮮于輔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