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埋伏,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孫瓚的名聲極好。
當年公孫瓚的上司涿郡太守劉其犯事去雒陽見廷尉。
公孫瓚辭去職務,親自駕著囚車,日夜照顧劉太守。
後來劉太守被判流放日南(越南)。
公孫瓚便在雒陽北祭祀祖先,慷慨激昂,隨後又護送劉其去日南。
劉太守途中被赦免,公孫瓚也就被舉了孝廉。
隨後擔任遼東屬國長史的公孫瓚,開始了他勇猛的軍旅生涯。
他以強硬的姿態對抗鮮卑人、烏丸人等東胡部落,更是聲名鵲起。
漢時邊疆飽受胡人襲擾之苦,尤其普通百姓,經常遭到胡人屠戮劫掠。
而邊官大多以安撫和責備來處理。
畢竟烏丸人已經潛入幽州和冀州的北部,部族不知有多少,一旦引起動亂,後果不堪設想。
這也是幽州漢人少有小的村落,而大塢堡遍地的原因。
因為烏丸人雖然投靠了後漢,但他們是部落制,投降叛變往復。
而且就算是投降時,也有小的部落會不聽號令,襲擾漢民。
雙方數百年來,恩怨日積月累,早已無法調和。
強硬的公孫瓚出世,就宛若一顆耀眼的新星,照亮了幽州漢人的雙眼。
甚至可以說他是幽州少年們的偶像!
這也是公孫瓚下冀州的時候,中山國、常山等郡國,包括趙雲都投靠公孫瓚的原因。
此時,盧家鄉人雖然不願相信。
但事實已經擺在了眼前。
雖然家園被毀。
雖然知道今夜的賊寇亂兵,暗中大機率是公孫瓚指使。
但大部分盧家族人還是選擇了留在故土。
在他們看來,公孫瓚遷怒的只是盧植一人。
現在盧植的兩個兒子被殺,小兒子又帶著家眷隨袁譚遷往青州。
公孫瓚自然再沒有理由對他們下手。
更何況,因為盧植一脈及不少族人的遷走,留下大片的田地和府邸。
若是正常遷走,他們有時間去處理這些府邸和田地。
族人則會以一個比實際稍低的價格購買。
但此時兵荒馬亂,袁紹又和公孫瓚打的如火如荼。
他們自然不會再以合適的價格收購。
有人說家中受到盧植的牽連,盧家鄉被燒為灰燼。
有人說他們沒錢,可以先幫忙賣著,以後賣到了錢在送給盧毓......
面對死亡威脅時,大家可以齊心相抗。
面對利益時,又難免各自打起小算盤。
......
十歲的盧毓似是看透了這一切,而慈父和兄長的死亡也讓他心力交瘁。
於是,盧毓跪在族人的前面磕了三個響頭。
隨後便稱盧家的田地全部交於族中,涿縣中的產業和府邸同樣如此。
他只輕車簡從,帶著兄長遺孀子女及家眷等奔赴青州。
......
對於十歲的少年如此果決,袁譚不由得頗為讚賞。
暗想雖然盧毓名氣不大,但入了青州,在青州小學、大學、太學的教育下,未嘗不能成為一名能臣幹吏!
當然,帶盧毓回去更大的作用是千金買馬骨。
讓身邊人看看,他袁家人是怎麼對待麾下的。
就算盧毓是個傻子,也要給予足夠的保證和好處。
......
雙方商議好後,袁譚並未在盧家鄉歇息,而是聲稱要連夜返回義安鄉大營。
並稱要在義安鄉大營等待盧毓。
隨即便帶著劉德然離開了。
離開盧家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