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武人的心思,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譚登時大喜,沒想到討伐黃巾賊,還有意外收穫。
太史慈想了想,道:“當在徐盛徐文向之上,與張合張雋乂在伯仲之間,比某,也只是略差一線。”
袁譚:“......”
果然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麾下將領雖然沒有明說。
但私底下關於誰是第一武將,彼此之間多有齟齬。
你看太史慈這句話,隱含自己就是第一。
以後有機會,咱也辦個比武的盛會,讓這些武夫們比試一番。
如是想著,袁譚不禁愈發的期待起來。
青州第一,獎勵什麼呢?
他現在麾下大將看似多,但真正讓他心裡踏實的,不過是太史慈和張遼,還有大半個張合。
這並不是說其他人不厲害,但只是袁譚個人歷史知識的侷限導致。
就比如說許定,雖然武藝和許褚差不多,就目前來說表現也不錯,但用許定就是沒有許褚典韋讓他安心。
(許定:名聲害死人了)
如是想著,士卒們壓著一個雄姿亂髮的青年緩緩而來。
那人一邊掙扎,還一邊叫著:“快點殺了你家爺爺,快點殺了你家爺爺!”
看到太史慈,忍不住罵道:“兀那賊子,若不是被人驚擾,爺爺早一箭取了你的狗命!”
太史慈豪氣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你欲射某咽喉,某欲射汝手腕。
結果,汝手腕中箭,某肩膀中箭,以此來看,自是某贏了!
你若不服,不若降了某家公子,以後多的是機會比試!”
“投降,某隻信大賢良師,某但求一死!”
那武將掙扎著,眼中兇光閃爍。
荀攸奇道:“看你年歲不大,大賢良師八年前就去了,那時你不過十五歲左右吧!”
“那又如何,某的命是大賢良師救的......”
此人還在那裡絮絮叨叨,袁譚早召來太史慈問道:“還知道他的姓名?”
太史慈道:“從其他黃巾賊中得知,是盤踞在鉅野澤一代的,叫袁孝,其部下多悍勇拳捷之人。”
“喲呵!和我還是本家!”
袁譚搜尋了一下記憶,並無此人相關資訊,於是招了招袁衛,問道:“你們巨平那邊,還有此人!”
袁衛搖了搖頭,道:“並無,但聽此人口音,應是譙縣那邊。”
聞聲,方才還在罵罵咧咧的“袁孝”咻地止了聲。
之後,但憑袁譚等人如何審問,只一言不發。
太史慈有些鬱悶的搓了搓手,建議道:“公子,可以說些什麼大話,或是禮賢下士,令其心生崇拜而降!”
卻是有些可惜此人的武略,擔心袁譚一怒之下將之殺害。
袁譚:“......”感情在你的眼中,我招攬人最喜歡說大話?!
這時,半天沒有再作聲的荀攸忽地走到袁譚身邊。
袁譚會意,便和他走到遠處。
荀攸小聲道:“袁孝二字,恐是化名,不若......”
袁譚點點頭,把太史慈召了過來,問道:“他麾下那些悍勇拳捷之人,還有活捉的,當可審出此人來歷。”
太史慈搖了搖頭道:“袁孝麾下,皆是俠義之輩,我捉他時,竟有數十人相繼赴死,只求解救此人。”
俠義?
袁譚想了想,道:“也可能真的就叫袁孝,這樣把,先把他綁起來吧,回頭關到歷城去。”
頓了頓,又道:“應該在歷城興建一座無人能逃出去的牢獄,碰到這樣的硬骨頭。
就扔進去關個三年四年的再說,要是很不願意投降,就再關個四年五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