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5章 雙管齊下,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攸找到袁譚的時候,袁譚正在和太史慈等人在整備軍馬。
“公達,你來的正好,我有一計!”
“公子,我也有一計!”
袁譚一怔,哈哈大笑道:“你先說!”
荀攸道:“據攸觀察,南武陽城不但護城河的水來自於武水,其城內用水來自於武水!
我等可開挖武水河道,截斷流向南武陽城的水流。
南武陽城護城河的水就變成了死水。
同時,暗河的水也會斷流,就算城中打井也會缺水,長此以往,不攻自破。”
袁譚笑道:“公達妙計,正好和我的計策相輔相成!
公達可調人前往安排。”
這次大戰,他帶來了兩萬的民夫,都是泰山郡的青壯勞力。
安營下寨,開挖溝渠,自然方便的多。
荀攸疑惑道:“公子之計,莫非要震懾羊衜?”
袁譚點了點頭:“羊衜不是鐵血將領,這南武陽城又是家鄉,自然不可能拿城中百姓和族人陪葬。
我準備排程人馬,每天繞著這南武陽城跑三圈。
即是練兵,也是震懾。”
荀攸皺眉道:“公子計策妙是妙,不過曹操若是許下泰山太守,我恐羊家要拼命。”
“哼,拼命正好,真以為他是黃祖,我是袁術啊!”
袁譚冷哼一聲,“我聽聞這南武陽城、南城縣和費國縣中的良田。
有一半都是他羊家的,還有一小半是胡母家的,剩下的才是在冊繳稅的。
他若是直接投降,我還不好痛下殺手了呢!
正好可以把所有田地收歸官有,丈量之後,再按戶分發下去!”
荀攸道:“羊家和胡母家在此地繁衍數百年,三縣之中人口,但有識字的,幾乎都是兩家中人,......”
袁譚笑道:“我早有思量,這些人既然反抗,那就收繳全部資產和田地。
戶口全部遷到東莞、陽都和東萊郡等地。”
曹操在漢中被打敗後,就把漢中的人口全部遷走。
不管你是豪家大族,還是普通百姓。
這其實就是收割財產的一個過程。
在新的地方,這些豪家大族想翻身,就要從頭開始。
雖然有怨言,但也沒能量,只能先融入到新的環境中,靠能力慢慢翻身。
在融入的過程中,自然會被新的環境慢慢同化。
“公子英明!”
荀攸拱手道,“只是蔡公那邊?”
袁譚擺了擺手,道:“無妨,我們青州講的是法治。”
這時,應劭開口道:“公子,那泰山郡以北的豪家大族如何處置?”
袁譚笑道:“他們既然都投誠了,我怎麼可能處置他們。
當然,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還是必須的。
只有查清了土地和人口,才能確定稅賦。”
豪家大族並不是不需要納稅,一些人頭稅,像是奴僕之類的,擁有他們的人甚至要繳納雙倍。
只不過很多人口和田產都被隱藏起來罷了。
袁譚的稅賦設定,參考了後世的閾值。
當一戶人家的田地超過一定數量後,超過數量所需要繳納的稅賦是成倍提高的,如此再加上嚴苛的丈量制度,自然能避免土地的過於集中。
應劭點點頭,他還真怕袁譚把整個泰山郡的人口都遷走。
如此一來,只能在心中默唸一聲羊家和胡母家了。
其實對於羊家和胡母家靠向曹操,應劭自然知道其中有些隱秘。
當年袁紹和河內太守王匡一起反董,王匡的妹夫胡母班等人被當時的朝廷派去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