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5章 典韋一思考,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方騎兵在戰場上的散步,並沒有影響步兵的陣列的接近。

陶謙、呂布和劉備的三支大軍彼此相距半里左右,橫向排開,同樣超過了五里。

就在六支大軍逐漸接近的時候,袁譚的中軍中,各色旗幟揮動。

徐晃的龍戟軍和高順的陷陣軍停住腳步。

龍戟軍七個方陣,陷陣軍八個方陣。

超過兩萬士卒靜靜的矗立著。

刀槍如林,旌旗飄搖。

而居於正中的無當飛軍,依舊在前行著。

雙方軍容整齊,舉目黑色的戰甲連成一片片,猶如烏雲落在了大地上。

......

一身明光鎧,光鮮照人,騎著高頭大馬“袁譚”和戲志才來到了一處四五丈丘陵上。

面甲的後方,是袁譚的御用替身之一——袁衛。

一杆大纛高高的矗立而起,各類訊號兵齊聚。

不斷的給地方釋放我袁譚就在這裡的訊號。

外圍,是許褚率領著兩百龍戟士護衛。

兩百斧嵬軍及典韋已經消失不見。

再外圍,靜靜的矗立著玄甲軍的七個方陣,但他們的主將文稷和八百玄甲軍,同樣消失不見。

這支軍隊的指揮權,目前在戲志才的手中。

戲志才左手拿著袁譚的賜予的節杖,右手扇著扇子。

原先在曹操的軍中,他僅僅是一名謀士,負責謀略。

但在這裡,他竟然客串了統帥。

此刻,看向遠方的眼神,都變得睥睨起來。

“這種掌控千軍萬馬的感覺,真的讓人沉醉啊!”

他畢竟是經過大起大落的人物,急忙深深的吸了口氣,壓下沸騰的心緒,開始細細的觀察起場中的變化。

與此同時,《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尉繚子》、《墨子》、《韓非子》、《黃帝陰符經》等,各類書籍的各種文字,不斷的在腦海中閃過。

第一次掌管大軍,不得不慎重啊。

......

“啾啾,啾啾!”

此刻的袁譚、文稷帶著典韋、張汛及一千鐵騎玄甲軍,正在向著軍陣的側後方賓士。

他要繞一個大圈,迂迴到陶謙軍的側後方。

一旦戰事陷入膠著,他的一千玄甲軍將會以各種形式,適時的進入戰場。

此次大戰,就人數而言,袁譚所部略略有劣勢。

敵人又是呂布劉備這等三國的名將,其兵也都是百戰餘燼,並不弱於青州兵。

青州兵雖然刀兵鎧甲齊備,也更加堅固鋒利些,但其中夾雜著不少的新兵。

這將是一場苦戰。

必要時,作為主帥的袁譚,自然要參戰。

所謂千金之子戒垂堂,在亂世之中,不過是個笑話。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主帥親臨戰場,對士氣的提升毋庸置疑。

近的說曹操、鮑信、袁紹,哪一個不親臨戰場。

官渡之戰滅殺文丑的時候,白狼山的時候,曹操本人大機率在衝陣的隊伍中。

至於後世的李世民,就更不用說了,屢次帶領數十騎,數千騎,衝擊敵陣。

當然,這其中可能有史官美化李世民的春秋筆法。

......

人熊典韋伏在一匹體形異常高大的駿馬上,眉頭緊鎖,牛眼四射,觀察著周圍的情形。

他忽然發現袁譚面露微笑,顯然心情不錯。

於是趁機問出了壓在心中很久的問題:“公子,為什麼要猛攻丹陽兵,不是應該要猛攻人少的劉備軍麼?

畢竟陶謙是主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