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章 指著泗水發誓,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貴神速。
僅在南城縣休整一晚。
袁譚便令公孫犢率領本部人馬駐守南城縣。
自己帶著羊家的族人和家眷直奔南陽城縣。
南城縣距離南陽城縣約有一百一十里。
兩地之間沿著山腳的道路行走,倒也不是太難。
因為多了兩家的家眷,所以兩日方才抵達南陽城縣。
南陽城上,看著闔族老少,羊衜不顧胡母彪的反對,選擇了開城投降......
這個時候,許攸等人還沒有趕到魯國魯縣。
對於羊衜一族和胡母彪一族,袁譚直接下令收繳兩族所有田產、房屋、金銀財帛,並將兩族眾人全部遷到濟南國。
至於三縣的其他豪強大族,也全部遷走。
這些家族的糧食、馬車等物,袁譚並未全部收繳,同時,也給他們留下了一些僕從。
確保兩族人到了濟南,也不至於太過辛苦。
普通的百姓,並這些世家大族的奴僕,在荀攸的建議下,並沒有被遷走。
那個工程太過浩大,且得不償失,畢竟泰山郡已經拿下,而袁譚也沒有放棄三縣的打算。
隨後,魯肅被任命為泰山都督,中郎將公孫犢為副將。
負責南武陽縣、南城縣和費國縣三縣的軍政防守。
接著,袁譚任命辛評為泰山太守,正式開始青州模式。
同時,大量的新生代人才從青州調過來。
如禰衡、趙摯、王允的兒子王景,侄子王凌等人。
泰山郡的很多官員則調往濟南國、北海國等地。
原泰山郡太守應劭,調到齊國擔任齊國相。
經過原齊國相曹嵩的補貼,齊國發展的有聲有色。
於是齊國相曹嵩升任青州大司農,主管上計和司農。
實際上,上計椽是郭嘉,司農有土著鄭益恩,司軍有郭諶。
曹嵩並無實權,此舉相當於明升暗降,舉家遷往歷城養老,兼為人質。
安排好泰山郡事宜,袁譚開始動身遷往魯國魯縣。
他並不是孤身前往。
加上于禁從歷城帶來的一萬步卒,共計三萬五千人,浩浩蕩蕩開往路過魯縣。
兩萬民夫同樣隨行,馬車隊伍連綿十餘里。
抵達卞縣之後,袁譚大軍停住行軍,開始了和曹操軍的書信嘴仗。
最終,李典、夏侯淵等人乖乖的率領一萬精兵退出了卞縣,一起前往魯國魯縣。
當大軍抵達魯縣後,許攸作為主事人,開始邀請袁譚、曹操前來一聚。
令袁譚頗為驚訝的是,曹操居然並沒有帶大軍前來。
而是隻帶著戲志才、婁圭,並百十個親兵前來。
駐紮在魯縣的軍隊,也僅有夏侯淵和李典的一萬人。
但袁譚依舊堅持不去大帳,要在野外商談。
最後經過幾番扯皮之後,三撥人各帶了兩百精兵,於魯縣城外的泗水邊相聚。
魯縣就是後世的曲阜市。
雖然距離北部的九仙山和東部的尼山不遠,但其本身屬於平原,沃野百里,一望無際。
在泗水之畔,舉目可看到數里之外。
這樣的話,設伏基本沒戲。
三方精兵距離河水邊約兩百步。
隨後袁譚帶著典韋、荀攸兩人。
許攸帶著朱靈,鮑信獨自一人,曹操帶著戲志才和李進。
一起相聚於泗水河畔。
甫一見面,許攸就大笑道:“你我皆為袁公之屬,大公子怎如此小心啊!”
袁譚冷然道:“我隨沮君助曹兗州大破袁術,人馬、輜重、鎧甲不計其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