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風華絕代,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遼年輕的有點超乎想象。

目前他雖然由呂布麾下騎都尉,升任了越騎校尉,但依舊在幷州人的圈子中。

呂布和王允目前是蜜月期,還以為王允在幫他擴充勢力呢。

對於張遼被袁譚收入麾下的事情,王允自然不會點破。

現在在王允的眼中,一切都要為了誅殺董卓讓路。

而張遼原本被袁譚的信和郭嘉的一通忽悠,腦子發熱下上了賊船,這幾日心中本還不太安寧。

見到袁譚後則是徹底定心,當即跪拜行禮:“遼拜見公子!”

他方才知道,所謂的青州牧鎮東將軍管垣,竟是袁譚的化名。

作為董卓的仇人,居然帶著幾百人就敢潛入長安。

這個膽魄,就是一向自詡膽大的張遼,都不禁佩服萬分。

關鍵潛入長安後不但不低調做人,反而左右逢源,手段之高超,如同戲耍一般。

如今更是以一假名比封為青州牧兼鎮東將軍的人,怎麼可能是庸人!!

或許有朝一日,他張家真的可以恢復本姓聶,再也不需東躲西藏,隱姓埋名的過日子。

他哪裡知道,袁譚進入長安後,很快的便成了王允和皇甫嵩等人的棋子,很多事情都是被推著向前走。

只不過袁譚趁機撈取了大量好處,於是乎一切就顯得早有算計一般。

尤其袁譚還有個超厲害的謀士郭嘉,那風輕雲淡,談笑間一切盡在運籌之中的姿態,當斷則斷的魄力,無一不讓人沉迷其中。

在袁譚的視野中:

年輕的張遼目光沉穩,神色堅毅,身材挺拔矯健,已隱有大將之姿。

“吾得文遠,如虎添翼也,他日一起征討鮮卑,咱們也封狼居胥,刻石燕然山!!”

袁譚抓住張遼的肩膀,雙目真誠的看過去,有一種發自肺腑的喜悅。

在袁譚的心目中,曹操麾下的眾將,單以武力論,張遼、典韋、許褚三人是排在最前列的。

其他如徐晃、張合、夏侯淵、曹仁、樂進等人雖然也不差,但更強在帶兵打仗上。(于禁:某在哪裡?)

單論個人勇武方面,還是要比這三人差些。

這種心態下,袁譚的神情自然是要多真誠有多真誠。

如斯誠摯的眼神,多少年沒有見過啊!

張遼心中一顫。

他屬於邊軍中人,邊軍中大多講叢林法則,對忠義並不是太過看重。

如此一來,袁譚的誠摯就更顯得珍貴,而且封狼居胥,刻石燕然山,恢復聶家本姓。

這一樁樁的承諾,雖然是畫大餅,但卻每一擊都擊中文遠的心坎。

已經定心的張遼不禁心潮起伏,虎目中,已有晶瑩之光,他急忙低頭,同時重重出聲道:“遼敢不為大公子效死命乎!”

“文遠快快請起!”

袁譚扶起張遼,抓著他的手一起走進內堂。

張遼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他自己召的部曲,忠誠度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如何儘快的掌控另外兩千越騎,這兩千人袁譚可是打算拐回青州的。

不然留在長安,還不被李傕郭汜等人霍霍乾淨。

至於怎麼收軍心,練兵,袁譚雖然只是個二把刀。

但《於子兵法》的初版已經完成,其中自然有收軍心的篇章。

袁譚鄭重的把這本交給了張遼。

只看了幾頁後,張遼不禁驚為天人,連道:“如此兵法奇才,遼聞所未聞。

若是軍中皆按此練兵,何愁天下不定!”

袁譚微笑著點頭,于禁在他的點撥下,揉入了一些現代的觀念在其中。

其本人更是絞盡腦汁,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