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章 拜會蔡邕,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呂布府上依舊沒有回信。
於是袁譚和郭嘉兵分兩路。
郭嘉帶著各種貨物,前往東市和西市,準備在長安開啟市場。
而袁譚則帶人去拜訪大儒蔡邕。
附上阮瑀的信件等物後,袁譚和典韋等人並沒有等待太長時間,便被小廝領了進去。
進去之後,見到兩個熟人,李乾與李進。
兩人看到袁譚和典韋,則更為驚訝。
李乾和李進兩人走了過來,先是拱手道:“多謝管公子一路照拂!”
袁譚回了一禮道:“叔節此行,莫非是來接蔡公?”
李乾搖了搖頭,道:“非也,如今兵荒馬亂,某乃是受人所託,一路護佑罷了!”
袁譚下意識的看向旁邊,的典韋,可惜不是郭嘉......
典韋只是圓瞪著雙眼,狠狠的瞪著李進。
李進同樣圓瞪著雙眼,毫不示弱的瞪了回來。
“讓諸位貴客久等了!”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
接著,一名約六十上下的儒士,在兩名女子的扶持下,緩緩走了進來。
三人的身後,還跟著一名三十上下的儒士。
其中那名年輕些,約十六歲左右的女子,與後面的儒士,正是之前與李乾李進一路同行之人。
聽李乾所說,他們大約就是受這人所託了。
而那名六十歲上下的儒士,眉梢高挑,眼睛偏長,鼻頭圓潤,雙耳耳垂較大,腮處無須。
神色中的文人風骨,雖有些鋒利,但更多的卻是溫和和愁苦。
似乎常年奔波和多受打壓,原有的文人稜角,已被磨平。
但旋即,袁譚的目光就轉到了另外一名女子的身上!
年紀輕些的那名女子,他之前見過幾次,長相上屬於那種特別婉約的型別,看上去特別的舒適。
另一名女子,同樣是婉約的型別,不過卻更加大氣一些。
這位就是後世著名的蔡昭姬,不,蔡文姬了吧!
蔡文姬的長相,並沒有太讓袁譚驚豔,面板也遠沒有鄒婧那樣細膩白嫩有光澤。
但身影纖弱,盈盈如楊柳一般,神色轉動之間,帶有幾分書卷的氣息。
卻讓人忍不住的再多看一會。
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了吧!
“老朽蔡邕,多謝諸位不辭勞苦,來回奔波!”
似乎是察覺到袁譚的目光,被人扶著的老儒士開了口。
“這位是小女昭姬,這位是二女貞姬!”
噢!
袁譚這才發覺自己看的時間有點長了,這是很不禮貌的行徑,當即拱手道:“在下管垣,受阮元瑜所託前來拜會蔡公。”
蔡邕點點頭,在兩女的扶持下,跪坐在主位上。
“元瑜的信,老朽看過了。老朽雖有心前往,奈何如今天子年幼,還需老朽在此操勞!”
蔡邕說到這裡,又看向那名三十歲上下的儒士,道:“衜婿啊,吾往年被奸臣所害,避難於吳會之間,多蒙羊家照拂。
如今更累你千里來接!”
那儒士急忙跪倒,道:“泰山之言,羞煞小婿。衜知泰山之意,奈何當今天子年幼,太師暴虐,實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
此人叫羊衜,不知道和三國演義中的羊祜有沒有關係。
旁邊的袁譚眉梢微挑,畢竟羊這個姓氏很少見。
三國演義中的羊祜也算是末期濃墨重彩的一人,其與東吳的陸抗兩人,甚至被稱為一時瑜亮。
從年齡上算,羊祜此時應該還沒有出生,自然沒有打聽的必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