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睢陽橋羽,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蕭家鐵鋪,眾人喝羊肉湯的時候就搞定了。
一聽袁譚開口,蕭烈早道:“俺願意聽公子的,只是蕭家鐵匠鋪不是俺一人的,俺自帶著家人和幾個徒弟過去!”
見對方如此上路子,袁譚原本準備的橄欖枝也拋了出來。
闢。
闢,讓蕭烈激動的難以自已,當即就跪下叩首。
因為他不是士人,祖宗十八代沒有一個識字的。
而袁譚闢他為鐵匠丞兼校書郎,並且許諾蕭烈的後代可以讀書識字。
也就是說,他蕭家以後就是士人了。
這種跨越階層的跳躍,不啻於最大的恩賜。
鐵匠丞是專門為蕭烈量身定做的官職,校書郎一職,負責把蕭烈打鐵的技藝和經驗整理成冊,以教導其他人。
兩個小官換對方的智慧財產權,袁譚心中的賬算得明明白白。
然後,蕭烈就把蕭家鐵鋪背後的人給交代了。
果然這個世界沒有忠誠,所謂忠誠只是因為付出的價格不夠。
申屠蟠。
袁譚只在心中罵了一聲老狐狸,實際上並沒有在意。
因為見識的侷限,申屠蟠等人無法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就像于禁一樣,把他們的知識壓榨成書。
之後就可以批次的生產練兵大師、漆博士、鐵匠大師等。
至於于禁等人,也有好處,本人升官發財,家族綿延,千古留名。
這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
袁譚的眼界和胸懷格局,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蠅頭小利。
接下來蕭家鐵鋪整個搬遷到高唐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袁譚直接安排蕭家鐵鋪隨著申屠蟠等人一起搬遷。
不過蕭烈還是請求留下了家族中的一個外支代表申屠蟠,繼續在此經營。
這種小事,袁譚自無不可。
百辟刀的刀鞘等物,都是準備好的,其他的一些工藝,在幾人吃完羊肉的當兒,就全部完成了。
拿到三把寶刀後,袁譚又從蕭家鐵鋪中挑了一些好的刀兵給親兵裝備,隨即帶人直奔圉縣高家。
郭諶帶著數名親兵留下安排事宜,隨申屠蟠等人一起前往高唐縣。
圉縣,高家當晚設宴,接待了袁譚。
第二日一早袁譚拜祭完高家的祠堂後,便帶人馬不停蹄的趕往沛國譙縣。
正如高柔所說,高家的俊傑基本上不是去冀州追隨高幹了,就是去蜀郡了。
還有一些追隨高順,是張邈的鐵桿。
袁譚沒有時間聽族長嘮叨,把禮節做足,便告辭離開了。
高柔代替了郭諶的嚮導作用。
圉縣距離譙縣,約有四百餘里,中間夾著梁國和陳國。
最近的路是從穿過陳國,但典韋的老家的己吾縣在梁國的邊緣。
這種事情,袁譚自然是選擇繞道己吾,拜會典韋的族人和家人。
隨後安排人遷典韋的母親去高唐,典韋族中有想去的可以同去。
一時之間有不少人投奔,典韋選其中精壯彪悍的編入麾下,其餘則遷至高唐縣,正好順路照顧其老母等。
如此一來,再去譙縣,就要經過樑國了。
袁譚一行人剛到梁國的國都睢陽城下,便有一群人簇擁著一位衣著華貴的男子前來迎接。
原來前段時間有些西涼散兵已經出現在梁國的範圍。
隨著張濟的被殺,西涼散兵再也不敢隨意劫掠。
如此一來,不少地方都安穩下來。
原本梁王劉彌等人還在困惑,接著袁譚的大名就傳了過來。
如今袁譚經過睢陽,他們自然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