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江表虎臣,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史慈勒馬於橋頭,眼含兇光,口中怒喝:“兀那賊人,還不速速退去,還待吾把你們統統射殺嗎!”
這一聲厲喝,雖然沒有張飛的聲音,但也相差不太多了。
對面的郡兵頓時出現了大面積的騷亂,外圍的郡兵們再次悄悄後退。
與太史慈對射的那名將領還想彈壓,耳邊已經響起箭絃聲。
此人大驚,急忙就地一滾,鑽進了陣列中。
卻不料是太史慈放了空箭。
“哈哈哈哈,如此鼠輩,還不退去!”
太史慈勒馬大笑。
看到這一幕,袁譚再不遲疑,當即縱馬上前,高喝道:“如此鼠輩,還不退去!”
兩千騎兵,齊聲高喝:“如此鼠輩,還不退去!”
下一刻,如洪流一般湧向石橋。
其中約配弓箭的五百名騎手,更是張弓搭箭,向半空中拋射而去。
唰唰唰!
登時箭雨如梭,對面的郡兵再也維持不住,紛紛向後潰敗逃去。
“膽敢阻擋我軍去路!”
太史慈再不遲疑,縱馬衝到橋中間。
他也不下馬,直接長矛挑起其上的拒馬和鹿角,甩向兩側的河水裡。
鹿角和拒馬都是臨時搭設,主要就是阻止騎兵衝鋒的,本身並沒有其他作用。
此刻拒馬鹿角之後的郡兵已然潰敗,留下的設施自然沒了多少作用。
隨著一隊騎兵上前,跟著太史慈把鹿角和拒馬全部挑入河中。
石橋變得暢通無蹤。
這個時候,對面的郡兵們才不過跑出百米開外。
太史慈的眼睛一眯,揮手帶著本部騎兵殺了過去。
一千騎兵追殺潰逃的一千步兵,再沒有任何懸念。
有過經驗的袁譚並沒有跟隨衝殺,而是指揮騎兵過河。
這種衝殺,除了收割人頭的暢快,對武力的提升沒有多大的作用。
反而還有可能陰溝裡翻船。
在袁譚的指揮下,車隊井然有序的過河。
與此同時,沭水西的曠野上,一千多騎兵追殺潰逃的郡兵,慘叫聲不絕於耳。
諸葛玄略有不忍的道:“公子,敵軍既然已經潰敗逃走,又何必斬殺殆盡呢?”
袁譚回頭,只見諸葛亮、王典、王雄等人也看過來。
問得好,這又是我表現個人魅力的眼界的時刻了。
袁譚深吸一口氣,眼中也浮現出悲憫和猶豫之色,下一刻陡然化成決絕。
“君榀公,他們是來截斷我們歸路的啊!
那是你死我活的敵人吶。
對待敵人,就要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
如果沒有子義的話,我軍取勝的話,也是一場慘勝,有多少人的鮮血要灑在此地。
如果琅琊國再有騎兵趁機衝擊我軍,恐怕我們都要埋骨在這沭水河邊了。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袍澤的殘忍!!”
諸葛亮忽然道:“非吾徒也,鳴鼓而擊之,可也。”
雖然不太明白小諸葛亮講的啥意思,但這不妨礙袁譚一臉你真聰明的表情,對小諸葛亮豎起了大拇指,
王典點點頭,道:“慈不掌兵,我大哥若不是對敵人太過仁慈,也不會被逼自殺!”
諸葛玄沒有再說話,道理其實他懂,不過莒縣是琅琊國的治所。
這群郡兵的徵召,也是琅琊國。其中大機率也有諸葛家的族人,所以有所不忍罷了。
聽到王典的話,袁譚轉頭問道:“令兄何人?”
這個王典,他一直搞不清來歷,三國演義中沒有描寫,忠誠度啊性格啊,能力上就存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