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靈魂三問,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一千後軍輜重營組成。
蔣奇的前軍分為三部。
一部輕騎兵,其中八屯共八百騎在兩翼壓陣,兩屯兩百騎是斥候。
一部大戟兵,配備大盾及長戟和短刀,著鑲嵌鐵片的皮甲,共一千人(並不是重鎧的大戟士)。
一部弩手,一千人,配備普通弩箭(強弩數量不足,對付黃巾兵簡化而造)、短刀、皮甲。
張合的左右軍同樣分三部。
左部一千刀盾手,配備木質鐵邊圓盾及環首刀。
右部一千刀盾手,也配備木質鐵邊圓盾及環首刀。
還有一部弩手,一千人,配備短刀和皮甲,分左右兩曲,夾雜在左部右部和中軍之間,使用的同樣是普通弩箭。
郭圖率領的一千輜重營,負責的就是糧草運輸、安營下寨及攻城器械方面。
至於袁譚自己率領的三千中軍,配有四名牙將。
一千長矛兵,配備長矛和竹片鐵片混合甲扎。
一千大盾兵,配備大盾及短刀和竹片鐵片混合甲扎。
五百弓箭手,配備長弓、羽箭、短刀,身穿皮甲。
四百騎馬的親兵,著皮甲,帶長矛、弓箭和馬踏弩。
還有一百訊號兵,著鐵片竹片混合甲紮帶短刀,負責旗幟、戰鼓、銅鑼等訊號傳遞工作。
另外,張合、蔣奇、郭圖也各有騎馬親兵數十人。
兵強馬壯,種類齊全。
袁譚腦子中吸收了本體關於陣仗指揮等紮實的基礎知識。
再搭配後世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而帶來的格局;
熟讀三國演義、孫子兵法等書中關於計謀描寫所帶來的眼界;
以及所受高等教學帶來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項合一,他覺得自己統帥能力至少也在九十分朝上。
如此尋思著,袁譚頓時信心滿滿。
三國演義中,袁譚是在第24回出場,當時劉備被曹老闆幹翻,匹馬跑到青州。
當時的袁譚是青州刺史,素來敬佩劉備。
平原國屬於青州的一個國。
由此看來,兩人的相識,實際上在這裡就開始了,只不過三國演義記得不夠全面。
三國亂世,風雲際會。
大戰在即,我袁譚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