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頁,囚春光,甜糯,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鶯的手攥著袖口,她挺怕的,既怕真發生了何事,也怕沒事,會讓殿下白忙一趟。
都說女子不得干政,她不曉得自個這樣算不算干政。
「母后,您這是干政。」泰和帝言簡意賅的提醒道。
太后板起了臉,「這是家事,何時成了政事?潘旭也是你的表弟,秦王將他打成那樣哀家都沒說什麼,可憐潘旭才二十出頭,連個子嗣都沒,就被打斷了手腳,變成了殘廢,如今連世子之位也剝奪了,聖上若是想要廢除潘家的侯爵之位倒也不必如此拐彎抹角。」
太后回京本就是為了潘家之事,宮宴上沒討著便宜,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她已見過潘旭,他現下手腳都動不了,戴著夾板,在她跟前哭的涕泗橫流,潘旭何嘗受過如此屈辱,連手腳都打斷了,這可不是小事。
泰和帝端起茶盞抿了口,不急不緩道:「母妃何必要這樣說,這件事本就是潘旭不對在先,妄圖輕薄秦王庶妃,又對明樂不敬,還敢挑釁皇權,並非朕要廢除潘家的爵位,而是潘旭著實不配繼承爵位,這樣的人若繼承了爵位,大豫還有王法可言嗎?」
太后坐在榻上,偏頭看著泰和帝,「聖上可見過潘旭?你連潘旭都不曾見過,只聽信旁人的一面之詞,潘旭只不過是吃醉了酒,初次見秦王庶妃,想與她行個禮罷了,更從未對明樂有過不敬之詞,對秦王,那也是秦王先折斷了他的手,情急之下才說了幾句,秦王如此兇殘,聖上的確該管管了,身為王爺卻如此殘暴,這讓百姓如何看待皇家?」
潘旭雖不著調,可到底是太后兄弟的獨子,也是潘家的獨苗,是潘家唯一的希望,再不好也不能被秦王如此折磨,況且不過是一個庶妃罷了,在太后眼裡,比宮婢還要低賤的人物,憑什麼能換潘旭的手腳與世子之位。
至於對明樂不敬,更是沒有的事,潘旭豈敢對明樂不敬,明樂是連她都敢頂撞的丫頭片子,潘旭哪敢對她不敬,反倒被明樂抽了幾鞭子。
「母后,潘旭身為侯府世子,調戲了多少姑娘家,不務正業,只知流連秦樓楚館,不成大器,他是撐不起潘家門楣的。」泰和帝皺著眉頭,放下了茶盞,並不耐煩在這與太后計較口舌之爭,但太后到底還佔著一個「孝」字。
太后譏笑一聲,「是嗎?所以聖上便如此為潘家考慮,直接讓潘家沒了爵位,這樣潘家還有何門楣可言?聖上,你別忘記了,當初如果沒有潘家,你能登上帝位嗎?」
當初先帝爺可是有不少子嗣,也並未立泰和帝為儲君,泰和帝是靠著眾人支援才坐上帝位的,不得不說,潘家當初也的確是出了不少力,但出力最多的還是程家。
可是泰和帝登基之後,外戚之亂也是潘家挑起的,當初潘家扶持他上位,從一開始打的就是架空他,讓他成為傀儡皇帝,從而達到潘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比起程家一心守著北漠,自從他登基之後,北漠就沒出過一點亂子,這讓泰和帝如何不惱怒潘家?
說到這,泰和帝的臉色也極其難看,語氣冷了下去,「太后,朕是天子,一言九鼎,說出口的話便不能收回,您別忘了當初外戚之亂,若非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潘家合該誅九族。」
妄圖把控朝堂,挾天子以令諸侯,等同謀反,若非是太后苦苦相求,潘家的下場就是皇后李家的下場,李家全族被流放嶺南,只剩下皇后一個孤零零的坐著中宮之位。
「你……」太后被這話噎住了,心裡悔恨不已,早知泰和帝如此難以把控,當初就該挑個好把控的扶上帝位,也不至於毀了潘家,即便如今長興侯府還在,可等她一走,怕是潘家會被連鍋端了,能教養出那麼兇殘的秦王,泰和帝又豈是仁善之人?
太后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忽然氣勢散了,眼眶發紅,「是,當初潘家是偏激了些,還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