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女官仔細核對每一項,並在花名冊上抄錄戶帖內容。

這個戶口本簡單的一點講,就是戶主是三十七歲的胡榮,家中有十八歲的小嬌妻陳氏,和十九歲的女兒胡善圍,很明顯,這個陳氏是繼母。

否則母親怎麼可能比女兒還小一歲?

這是商戶家庭,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有十畝多的田產,有一隻船,一頭騾子,七間房屋。

抄錄完畢,女官將戶帖並一個號牌遞給胡善圍,“去找五十七號桌坐下,對號入座,等候髮捲考試。”

“是。”胡善圍將戶帖和號牌都放進考藍裡,步入考場。

這是改變她人生命運的一場考試,不得有失誤。

想到這裡,胡善圍開始緊張起來,等到她找到座位,放下考籃,籃子手柄都被她手心的汗珠浸得透亮。

第2章 胡氏春秋

胡善圍正緊張著,隔壁桌有個身材嬌小,圓臉大眼睛的少女舉手,“我……我想入廁。”

此話一出,陸續有應考的女子舉手,監考的女官命小宮女們一對一的帶領諸人去恭房。

胡善圍看著那些排隊上廁所、神色緊張的女考生,心想,一考定終生,我緊張,別人也緊張,來都來了,考吧。

待一聲鼓響,一張張試卷發下來了。

胡善圍展開試卷,先看題目。

試《四書》義三道:

一、人能弘道,非能弘人。

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三、物皆然,心為甚。

每道三百字以上。

這只是第一張試卷而已,考對四書的掌握,胡善圍開啟第二張,考的是《五經》經義各兩道題目,一共十道題。

第三張試卷考的是《女戒》、《女論語》、《列女傳》和《女則》四本書,每本出一題。

一共十七道題,四書五經就佔了十三道題,對女子行為規範考察只有四道題目,可見對女官的主要要求是對儒家典籍的掌握,以才華為主。

胡善圍瀏覽了一遍試題,攤開第二張考《五經》內容的試卷,從她最熟悉的《春秋》兩條題目開始,第一道題是齊人伐山戎,第二道是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

胡善圍提筆寫到:“山戎伐燕國,燕國告急於齊。齊桓公為救燕國,遂伐山戎……”

一個個漂亮的小楷字如流水,順暢的在筆下淌出來,我筆寫我心,慢慢的,胡善圍忘記了緊張、也忘記了自己身處考場、忘記了目光如炬的監考官,忘記了家裡雞毛蒜皮的煩心事。

她好像回到了成賢街的胡家書坊藏書樓無數個日日夜夜,任憑窗外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亦或是華燈初上,倦鳥歸巢,她都坐在書桌前,揮舞著手中半舊的筆桿,日復一日的抄書。

是的,胡善圍在家裡是個沒有工錢的抄書匠。

在這個時代,雕版印刷是主流,但是那些價格昂貴的孤本、善本、珍本、奇本等仿書,都是靠著人工一個個字抄寫而成。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胡善圍幾乎自學成才。書坊藏書樓那些古舊的書籍大多有“胡氏藏書,千秋萬代”的小篆印章,這分明表示胡家是個有文化底蘊的家族,如何墮落到成了商戶、娶了潑婦、後代淪為抄書匠的結果?

這真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胡善圍,原籍山東濟寧。

據父親胡榮醉後吹噓,胡家是百年書香門第,在宋元兩朝,胡家都有人在朝中做大官。

後來,胡家為避元朝政治風波,從元大都(也就是現在大明的北平)舉家南下遷居安定富足的蘇州,途中遭遇好幾撥劫匪,一次次的被“薅羊毛”,最後金銀細軟皆被搶走,只給胡家留下一箱箱沉重的、“無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