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樹就能活。

但現實狠狠了他一巴掌,沒那麼簡單。

首先是人,中原百姓固有的鄉土思想,還有對雲南是煙瘴之地,到處都是水桶粗的大蛇,吃人的大老虎等等地域偏見,移民的皇榜一出,響應者了了無幾,他們寧可當佃農,被地主剝削,也不願意

去開闢一個新世界。

沐春軟硬兼施,一方面拿出皇冊和戶籍簿,所有在冊的人無論貧富,都強制性移民,另一方便給了移民更多補貼,口糧,種子,土地三年免稅等等。

此外,他還收買了一批說書先生、草臺班子等編了新書和新戲,上山下鄉把雲南宣傳成了天國般的好地方,土地肥沃,有威武雄壯的套馬漢子,也有如仙女般美麗的異族姑娘。

總之,雲南是個有土地,有錢,有男人,有女人的“四有”新家園。

人的問題解決了,沐春又面臨龐大的安居工程。雲南土人對著外來移民也有偏見和敵視,騷擾,搶奪,甚至殺害移民,嚇得新移民紛紛叛逃。

首先要給移民帶來安全感,否則移民會全部跑光的。

沐春摒棄了中原百姓沿著田地散居的生活方式,修建了一座座堅固的石頭堡壘,按照移民的籍貫集中居住。

每一個居民區就像一個小城市,有水源,有下水系統,有崗哨,家家戶戶的圍牆還有一個個方便射箭的洞口。

建好了一座座石頭城,移民終於能夠安居,接下來要開墾田地,問題又來了:雲南還停留最原始的看天吃飯農業階段,沒有水壩,沒有水渠,對天災沒有任何應對措施,全靠老天爺賞飯吃。

沐春緊急從工部要人,描繪各種水文地圖,挑選地點攔壩鑄堤,又移民過來一批工匠和礦工,開山挖礦,就地冶煉鋼鐵,製作農具和武器。

剛開始當地土人經常滋擾堤壩,趕走移民,但是後來一場場天災,暴雨乾旱,堤壩發揮效用,保住了收成之後、當水磨、水車等農具推行開來、當鐵鍋、銅器、食鹽的價格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當棉花,桑麻等植物和紡織技術傳到這裡,人們不再衣不蔽體之後,土人開始對移民的態度有所轉變。

是共同的利益讓人們選擇放下武器,維護和平。

四年之後,雲南開始有了稅收,反哺國庫了,沐春自覺完成任務,上書洪武帝,要回來述職(見善圍姐姐)。

洪武帝頭一次見到回頭錢,移民繁衍生息之處,叛亂戰爭也急劇減少,嚐到了移民的好處,大手一揮,又安排了一百五十萬人口,要沐春照葫蘆畫瓢安排移民雲南。

沐春: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講……

沐春敢怒不敢言,像只牧羊犬似對月咆哮後,次日該幹嘛幹嘛,獅子大開口,向洪武帝伸手指定要一百五十萬新移民中必須有三十萬技術和投資移民:

技術類民戶(儒、醫、陰陽)、軍戶(校尉、力士、弓鋪手、軍匠)、匠戶(廚師、裁縫、馬船)、灶戶(鹽戶)、商戶、儒戶、驛戶等等。

沐春要興辦學校,無論當地土人還是移民,都可以來讀書識字,推行教化之功。

想要馬兒跑,就要喂點草,洪武帝同意了,滿足他的要求。封沐英為黔國公,封沐春為黔國公世子,爵位加了一等。

一百五十萬移民源源不斷往於雲南而來,沐春又開始興修水利、建石頭城、鋪路修橋、開山挖礦、推行農桑等等事務。

就這樣六年匆匆過去,二百五十萬移民方勉強在新家園立足,人數幾乎和當地土人持平了!

從生育率和存活率來看,移民有壓倒性優勢,加上互相通婚,融合,可以說百年之後,移民會成為雲南的人口主體。

沐春在新移民中名聲鵲起,頗有威信,即使沒有岳父和父親的支援,他依然坐穩了黔國公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