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要郭寧妃自掘墳墓,胡善圍偏偏不要郭寧妃作死垮掉,倒要看看對方會使出什麼手段,只有對手動手,她才有機會剁手。

郭寧妃問:“你能助本宮當貴妃、當皇后嗎?”

胡善圍轉身,搖搖頭,乾淨利落的答道:“不能。”

郭寧妃露出失望的表情。

胡善圍定定的看著郭寧妃,“我只能幫娘娘做一件事,那就是打理後宮。其餘的,我都做不到。”

話說到這個份上,郭寧妃和胡善圍都攤開了。郭寧妃有凌雲之志,但要實現這個目標,打理後宮是基礎。

兩人對視良久,郭寧妃拍掌笑道:“難怪你能和曹尚宮分庭抗議,還真是棋逢對手。本宮相信你,你也要實現諾言。”

郭寧妃按照胡善圍說的去做,分權放權,郭惠妃和達定妃一再推脫,說她們沒幹過這事,一切聽姐姐的。

郭寧妃說道:“皇上要兩位妹妹為本宮分憂,本宮就不客氣了。一起姐妹多年,年年過中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宴席歸惠妃妹妹,燈謎歌舞歸定妃妹妹,就這麼定了,兩位妹妹趕緊和六司一局商量著辦,三天就要過節,本宮就指望兩位妹妹了。”

中秋節皇室家宴,一切果然如胡善圍所料的中規中矩,洪武帝思戀孝慈皇后,興致淡淡,最後按照以往慣例,宮廷詩人們作詩紀念,洪武帝點了沈瓊蓮的中秋詩為魁首,給予賞賜。

崔尚儀大喜,引領著沈瓊蓮上前謝恩,沈瓊蓮已經有了醉態,拿了賞賜,還不肯走,小手一揮,“拿紙筆來,我還能寫。”

胡善圍鋪紙,沈瓊蓮提筆,不假思索,揮筆寫道:“尚儀引見近龍床,御筆親題墨沈香。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謝君王。”

沈瓊蓮當了四年的宮廷詩人,早就琢磨出洪武帝的胃口,她寫的淺顯易懂,還十分應景,正好符合洪武帝這個文化水準的審美,龍顏大悅,終於在中秋家宴的末尾有了笑意,“沈教習天縱英才,大本堂的皇子們剛好學《尚書》,就由沈教習教他們《無逸》篇吧。”

第115章 專把書經教小王

千古一帝朱元璋,唯一草根出身的皇帝,用人方式不拘一格,對官員的要求不拘出身和學歷,甚至性別,沈瓊蓮身為女教習,向來只教宮人公主等女性,洪武帝突然指定她去大本堂講《尚書·無逸》篇,這讓大本堂一部分迂腐的夫子們起了牴觸情緒,要洪武帝收回成命。

洪武帝自是不肯,十七歲的沈瓊蓮穿著女官的服飾,大大方方的去了大本堂給皇子們授課,崔尚儀最疼這員手下愛將,帶著胡善圍、黃惟德等女官一起送沈瓊蓮。

沈瓊蓮在中秋節寫“尚儀引見近龍床,御筆親題墨沈香“之句,就把崔尚儀寫進去了,崔尚儀沒有白疼她。

沈瓊蓮授課是洪武帝的旨意,且她身為宮廷詩人,十三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宮,屢屢在各種宴會上吟詩作賦,在皇室裡早就是熟面孔,得孝慈皇后喜愛,皇子皇孫們可謂是和她一起長大的,故沈瓊蓮來講課,他們只是覺得新奇,並無排斥之意。

沈瓊蓮鎮定自若,《尚書·無逸》篇晦澀難懂,沒個三五天講不明白,她講了了一上午,漏壺的細沙到了盡頭,皇子們行謝師禮,下午他們還要練習騎射。

崔尚儀等人簇擁著沈瓊蓮回到了六局一司,眾女官皆向她祝賀,這是屬於女人的榮耀。

能夠得到認同,沈瓊蓮當然高興,午宴又喝多了,詩興大發,胡善圍為她鋪紙磨墨,沈瓊蓮提筆寫道:

“天子龍樓瞥見妝,芙蓉團殿試羅裳。水風涼好朝西坐,專把書經教小王。”

寫的就是她的教書經歷,眾人皆贊好詩,爭著抄錄傳頌。

面對讚譽,沈瓊蓮放聲大笑,頗有詩仙之豪邁,伸手道:“上好酒,我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