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成穆貴妃孫氏、李貴妃在掌權之前或多或少有些經驗在,郭寧妃簡直兩眼一抹黑,所以一上來就栽了跟斗。
看在郭寧妃孃家的面子上,洪武帝決定給郭寧妃改過自新的機會——著實後宮的妃位目前只有郭寧妃能拿得出手了,而現在南征剛剛結束,國庫空虛,洪武帝不想大張旗鼓的選秀或者立新後,勞民傷財。
洪武帝說道:“你要的人,朕可以給你。傳朕口諭,胡善圍官復原職。”
郭寧妃大喜,幫手來了。
但洪武帝明顯不像以前那樣信任郭寧妃了,覺得郭寧妃無論看眼色還是能力上連孝慈皇后的腳趾頭都比不過。當妃子還行,一旦捧起來掌後宮大權,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後宮交給她,著實不太放心啊。
洪武帝把郭惠妃和達定妃叫來了:“你們兩個是宮裡的老人了,向來懂事聽話,這十幾年雖然沒有管過後宮之事,但應該見孝慈皇后料理諸事,你們兩個就協助郭寧妃打理後宮吧。”
郭惠妃和洪武帝有殺弟之仇、滅家之恨。達定妃和洪武帝有殺夫之仇,滅國之恨。兩個妃子平時恨不得把自己縮成螞蟻,只曉得為老朱家生孩子,郭惠妃生三男二女,達定妃生了兩個兒子。
郭惠妃和達定妃在神位下哭孝慈皇后,眼睛都腫成桃子了,聞言大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郭惠妃結結巴巴的說道:“是,臣妾……尊旨。”
木頭美人達定妃,木木的站在原地,像一尊菩薩,都忘記了謝恩表忠心。
郭寧妃頓時愣住了,皇上這是幹什麼?剛剛給了一個好幫手,又塞進兩個掣肘的妃子。給個甜棗吃,再甩兩巴掌?
第113章 制衡之術
元朝禮樂崩壞,宮廷管理更是混亂不堪,屢屢有臣妻進宮朝賀皇后時被皇帝拖上龍床的醜聞,宮中嬪妃為上位,不擇手段爭寵,企圖母憑子貴,宮女宦官參與其中,手握權柄,上位的則趕緊撤梯子,嚴抓宮裡的“計劃生育”,打胎墮胎屢見不鮮。
元末奇皇后,高麗奴婢出身,和同是高麗奴的太監樸不花聯手,在宮鬥中廝殺出一條血路,得寵生子封后,兒子封了太子,為鞏固實力,又為太子擇了一個毫無根基的高麗女子為太子妃。
對奇皇后而言,高麗女是一個好操控的太子妃。但是對太子而言,則是意味著失去了強化有力的岳父勢力,儲位不穩。後宮傾軋越發激烈,宮鬥之風愈演愈烈,渾然不覺大明的北伐軍即將兵臨城下。
當徐達率領北伐軍攻打元朝都城時,元帝乾脆棄城投降,帶著大臣嬪妃們跑了——唯獨東宮世子買的裡八刺中了後宮的圈套,逃跑途中被大明俘虜,帶到京城為人質。
即使國家覆滅,宮鬥也不會停止,習慣在後宮自相殘殺,目光只有帝王的寵愛和儲位,對江山社稷毫無反應,沒有是非觀,大局觀。國家都要滅亡了,第一反應不是齊心協力,而是藉著大廈將傾時將東宮世子推出去,借大明之手殺了儲君,好讓自己的兒子有機會上位。
洪武帝當然不會被別人當槍使,他悉心培養人質買的裡八刺,甚至讓他去大本堂和自己的兒子們一起學習,待元帝駕崩,洪武帝以治喪為由,派人護送買的裡八刺回到北元,和叔叔們爭皇位,北元頻頻政變內亂,一個混亂的北元才是好北元,讓他們自殺自起來,才會滅的更快。
宮鬥誤國,前車之鑑,故,洪武帝對後宮管理相當嚴格,將後宮大權交給孝慈皇后和六局一司,其餘嬪妃只需享受富貴,生兒育女即可,不得染指權柄。昔日重臣胡美只是窺探宮廷,在胡貴妃身邊安插眼線,就被洪武帝以“胡美亂宮案”的名頭株連三族,這要是放在元朝,根本不是事兒。
但是洪武帝千算萬算,打造富強文明和諧後宮,萬萬沒料到孝慈皇后五十一歲就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