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棠搖頭:“不知道,反正很突然,當日就抬出宮葬了,同為貴妃,葬禮規格比照成穆貴妃孫氏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很是倉促冷清。”

胡善圍又問:“李貴妃薨了,小公主交給誰撫養?”

海棠說道:“當然是郭寧妃了,寧妃之子魯王朱檀已經十四歲了,早就搬到乾清宮東五所居住,郭寧妃地位高,有精力撫養小公主。”

胡善圍心中疑雲密佈,吩咐海棠:“你去找談太醫,就說我病了。”她被禁足在孝陵,但是海棠比較自由,和守陵軍打好招呼,可以出去一趟。

海棠上下打量臉色紅潤的胡善圍,“你沒病啊,看著不像,小心被人抓住把柄。”

胡善圍跳進群鹿飲水的小溪裡,陽春三月,山裡的溪水依然冰冷,她哆哆嗦嗦的說道:“很快就病了。”

次日,海棠頂替她去喂鹿,逢人就說胡善圍病了,談太醫揹著藥箱來到孝陵給胡善圍診脈,加上鼻塞流鼻涕等症狀,斷定為著了風寒,“春天忽冷忽熱,穿脫衣不及時,就容易染上風寒。待我回去給你配藥,要小廝把藥送過來,連服七天。”

胡善圍謝過了,話題一轉,指著談太醫穿著的素服,“聽聞宮裡李貴妃暴病去世,到底得了什麼病?我在宮裡的時候,李貴妃身體很好,平日惜福養生,性格淡泊,如今才三十出頭,正值壯年,怎麼突然病的那麼重?”

孝陵四處都是禽獸,不用擔心隔牆有耳,談太醫沒有顧忌,說道:“其實不是什麼大病,只是為了保護小公主……”

原來春天一到,天氣轉暖,小公主出了水痘,李貴妃忙將小公主安排在一處安靜的宮殿、也就是空了三年延禧宮裡隔離開來,派了出過水痘的女醫和宮人們悉心照顧。

小公主平日身體健康,出水痘也比較順利,燒了兩天,水痘生出,癢的時候哭鬧過一陣,慢慢消了。

可是當小公主的水痘開始消退時,永和宮的李貴妃突然咽痛發燒,出現和小公主之前同樣的症狀,原來孩提時李貴妃並沒有出過痘,中年了反而被小公主傳染上。

以防擴散,茹司藥在洪武帝的同意下,將整個永和宮封閉起來,等李貴妃病癒,所有人都確定沒有感染了水痘症狀後再放出來。

可是李貴妃接連高燒了三天,水痘沒生髮出來,全身開始長包流膿了,腦袋腫得像個南瓜,且神志不清,不知是疼還是什麼原因,時常抽搐尖叫。

此時的李貴妃就像一個怪物,誰能想到病榻上扭曲掙扎,不停流血流膿的女人差一點點就成為大明皇后呢?

洪武帝破例命太醫院出過水痘的太醫,包括談太醫等步入封閉的永和宮給李貴妃會診,結果是水痘高燒引起腦炎,輕則毀容癱瘓,重則死亡。

也就是說,李貴妃註定無緣皇后之位了。

五天後,李貴妃斷氣,由於屍體佈滿膿血,汙穢不堪,為防止傳染,屍體都是裹在石灰裡抬出宮的,李貴妃草草下葬。

李貴妃之死,小公主生母胡庶人難產而死、養母李貴妃因病暴卒,歸根到底是因被小公主傳染。洪武帝擔心小公主背上克母的名聲,下了封口令,對外只稱李貴妃暴病而亡,就連小公主出水痘在太醫院和女醫那裡留檔的用藥記錄和脈案都燒了。

小公主才三歲,不記事,如此一來,徹底將李貴妃之死和小公主的關係剪斷。

末了,談太醫叮囑胡善圍:“此事宮裡幾乎無人不知,但因皇上封口令不敢說,你就當不知道,別說漏嘴。”

胡善圍連連點頭,頭腦傷風發熱,心下卻發寒:

如果李貴妃之死不是意外,那麼幕後黑手好狠毒縝密的手段!

藉著小公主之手弄死李貴妃,無人敢追查議論李貴妃之死,真相被永遠埋沒。

胡善圍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