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居然被幕僚所害,割斷了氣管,當即氣絕!
紀綱一直站在前面保護胡善圍,因而他離馬曄最近,第一個趕到,他緊緊握住幕僚拿著匕首的右手,就地一個漂亮的背摔,將幕僚制服,奪了匕首。
可是幕僚突然口吐白沫,身體猛地抽搐打擺子,脖子一梗,也死了。原來他在刺殺之前就已經服毒,一心求死。死也要拖個墊背的。
第102章 一座山翻過一條河,走過千山萬水不寂寞
變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眨眼間兩具血糊糊的屍體擺在面前,令人猝不及防,無論是馬皇后苦口婆心的賜書勸告還是洪武帝賜得以防萬一的尚方劍都沒派上用場,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眾人皆以為馬曄官迷心竅,誤入歧途,誰知馬曄只是窺覬,挑破軍民矛盾的另有其人?
沐春以聖旨和走馬符接管貴州衛,馬曄一死,十萬駐軍皆為他戴孝,可見馬曄在軍中風評向來絕佳,為了穩住軍心,沐春請了寺廟為馬曄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將其棺槨運到京城下葬。
紀綱帶著錦衣衛搜查了馬曄和幕僚的住所,馬曄果然清廉,所用之物皆是舊物,內衣還有補丁,幾乎沒有私財。
紀綱在馬曄這裡毫無收穫,但在幕僚的住所床底下地磚找到了一塊鬆動的磚頭,地磚下面有暗格,搜到了一些莫名其妙暗語寫就的書信,紀綱就是搞特務工作的,識別出這是北元樞密院的暗語。
大明的暗探快把樞密院滲透成篩子了,很快破譯了書信,皆是幕僚彙報貴州衛動向的之語,並且還有執行任務,利用馬曄的慾望來挑撥貴州軍民矛盾,待貴州大亂,北元乘機出兵,收復貴州,光復大元云云。
對過筆跡,確認無誤是幕僚的字跡,紀綱大喜,這麼快就破案了,原來幕僚是北元奸細,見挑撥奸計失敗,難逃一死,乾脆殺了馬曄這個大將,為北元除掉一個勁敵。
紀綱將幕僚實為北元奸細的訊息公佈,軍心悲憤,發誓為馬曄復仇,沐春整日領軍操練,讓他們發洩怒火,軍心就這樣被仇恨穩住了。
此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馬曄的屍首由彝人的巫師做了防腐處理,咽喉可怕的割傷也用針線縫過了,特做了豎領的壽衣給他上,躺在棺材裡的模樣方能好看些。
幕僚程鵬舉被鞭屍那日,胡善圍在房間托腮沉思,她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紀綱查案,三分靠打三分靠罵三分靠運氣,只有一分是靠腦子。奸細的信件會那麼容易找到?哪怕用暗語書寫,一般也是閱後即焚吧,怎麼輕易讓紀綱找到了?
可是這樣的疑問她不方便當眾講,因為那時貴州衛群情激奮,實在太需要紀綱“及時破案”,給十萬將士一個交代了,否則可能引起譁變。
幕僚的名字很熟悉,好像在那裡見過,可是鵬舉這個名字太常見了,印象並不深刻,胡善圍如老僧入定,坐了一下午,不停的想著程鵬舉的履歷,“江西人,洪武三年中舉人……”
突然腦子靈光一閃,對了,就是這裡!
她跑去找奢香夫人,“奢大人可否將洪武三年的朝廷邸報借來一用?”
地方官遠離京城,大多透過邸報瞭解朝廷動向,奢香夫人身為宣慰府同知,肯定收藏邸報。胡善圍為了解前朝政事,也是時常翻閱舊日邸報作為消遣,大明開國只有十五年,邸報也就一箱子而已,翻來覆去的看,慢慢的能夠將內容記在腦子裡。
幕僚程鵬舉是舉人,大明開國後,求賢若渴,在洪武三年恢復科舉制度,開始建國以來第一場鄉試,在京城應天府,以及各個行省分場舉辦,甚至連安南、占城、高麗等藩國也容許舉辦鄉試,考中者為舉人,各地的新舉人在洪武四年奔赴京城參加會試,這一科叫做辛亥科,一共有一百二十個新科進士上榜。
這是大明第一科,這一百二十個新科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