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行字:“一切安好,勿念。父親保重身體。善圍。”

薄薄的一張紙,裝在信封裡,信封寫明瞭地址,要小宮女送到尚儀局過審。

別人的家的家書厚厚一摞,胡善圍的家書輕飄飄幾乎能被風吹走。

那些廢紙簍的碎片、火盆裡的灰跡殘骸、和五百多年後寫完又刪掉的簡訊一樣,這才是人們真正想要說、但無法說出口的話。

第62章 玉貌花容列女官

懷慶公主選駙馬,京城勳貴家族若有滿足條件的、適齡未婚的青少年男子,都去內府報名了。不僅僅是西平侯沐英一家,比如魏國公徐達也給小兒子徐增壽報了名。

除非洪武帝失心瘋了,才會選京城第一紈絝徐增壽為駙馬。

胡善圍頓時明白,報不報名其實是個態度問題,皇上下旨要選駙馬,當臣子的、尤其是因從龍之功而獲得榮華富貴的勳貴家族,必須要做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紛紛上去“瘋搶”的勢頭,給足皇室面子。

否則,你把家中並沒有定親的適齡男子藏著掖著不去內府報名,是幾個意思?公主你都看不起?你是不是想上天啊?

都不想上天。

於是乎,臘月裡前去內府報名的家族幾乎踏破了門檻,很是熱鬧。

從初選到定下駙馬人選短則幾月,長則一年多的都有,禮部和宗人府做出初選,稽核名單,這些報名的男子在甄選期間都不得另行定下親事。

一年中臘月最為忙碌,各種節慶,祭祀。臘月八日,皇上賜臘八粥,京城四品以上官員都有賜粥。

臘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後,宮人都將官袍的補子換上了葫蘆景或者蟒衣,以應節慶。

源源不斷的賞賜、新衣服、首飾送到屋子裡,胡善圍進宮時兩手空空,連一雙鞋子都沒有,不到一年,屋子裡的衣箱櫃子已經填滿了。

大明宮廷最最不缺的就是儀式感,正因這些繁瑣講究的儀式感,才能讓皇族區別於其他家族。每個儀式背後都是嘩啦啦的銀子作為支撐,宮廷整個囊括了帝國的財富,盡奢侈之能事,難怪都想當皇帝。

之後便是除夕。

洪武帝十三年的除夕夜,宮中舉辦皇室家宴,唯獨燕王和燕王妃缺席,為何?

因為燕王妃已經發動了,在燕王府待產,第四胎即將出生,燕王在家陪伴王妃。

除夕夜宴,燕王府傳來喜報,燕王妃生了小郡王。

帝后大喜,厚賜燕王府。

十八歲的燕王妃成了四個孩子的娘,是大明皇室最能生的王妃。

洪武帝當場賜了名字,說道:“這孫子真會挑日子出生,今日除夕夜,新春到來,除舊迎新,天氣日漸溫暖,就叫他朱高煦吧。”

馬皇后很是高興:“如此燕王府有了兩子兩女,湊成兩個好字。魏國公生的好女兒,你們趕緊帶著禮物,去魏國公府賀喜。”

皇室眾人舉杯同賀,剛剛冊封的懷慶公主笑靨如花,把沈瓊蓮招來,“除夕夜喜上加喜,沈教習可有好詩?”

沈瓊蓮以狀元名次進宮,除了當女教習,遇喜慶的日子做宮詞,當宮廷詩人,也是她的責任。

沈瓊蓮小大人似的反問:“公主可有好酒?”

懷慶公主笑道:“當然有,賜你一罈。”

孫貴妃拍了拍小女兒的手,“沈教習還是個孩子呢,不能飲酒,你莫鬧她。”

沈瓊蓮道:“貴妃娘娘,微臣等到了明年開春三月,就十四歲了。”

眾人見她一團孩子氣,卻說著再老成不過的話,皆笑。

沈瓊蓮嘟著嘴,眼瞅著要不高興了,她最不喜別人把她當孩子。

孫貴妃朝她招手,“過來,坐在本宮身邊。”

懷慶公主在孫貴妃左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